偏岩古镇华蓥古道边小桥流水人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偏岩古镇华蓥古道边小桥流水人家

偏岩古镇华蓥古道边小桥流水人家经常听美术圈的朋友说起偏岩古镇,那曾是他们学生时代常去写生的地方。在他们的形容中偏岩古镇有小桥流水,有错落的古建筑和苍翠的老黄桷树,还有令人留恋的美味佳肴,每次,朋友说得越是怀念,我对偏岩古镇就越是向往,于是,在7月的某日,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了这座依山傍水的百年古镇。 鸳鸯桥头夫妻树,黑水滩河品美食 我们一行四人从重庆主城出发,北环上高速,三溪口下道走重庆到北碚的老路,过朝阳桥一直往金刀峡方向前行,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就抵达了位于北碚区金刀峡镇中心的偏岩古镇。下得车来,浅浅的黑水滩河映入眼帘,一座小桥架在河中央,过桥便进入古镇古街,桥的两头长着两棵巨大的黄桷树,惊奇的是这两棵黄桷树的树根从桥下已经长在了一起,茂密的枝叶也从桥的上空交错在了一起,虽然在重庆黄桷树随处可见,可这样合二为一的两棵树,我倒是第一次遇见。怀着好奇,向桥上卖水果的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两棵黄桷树原来就是偏岩古镇著名的夫妻树。而这座小桥原名鸳鸯桥,建于清代嘉庆十五年(1809年),建桥后,为了护桥,在南北桥头各栽了一棵黄桷树。日久天长,黄桷树长高、长大,相互靠拢,枝干相交,树根沿桥面底部穿过,相互缠绕,融为一体,后人于是称它为夫妻树。这两棵百年黄桷古树分别生长在桥亭子河沟的两岸,两树树根相距约7米,但树杆、树枝在上空相互交叉生长,形成相互依偎状,互相都投入到对方的怀里。此番两树一桥所构成的画卷恰如一对深深眷恋的情侣,更似夫妻拥抱,似像非像,令人遐想。听了夫妻树的由来,朋友纷纷与这对植物界的模范夫妇合影留念,而此时黑水滩河上有人开始摆桌子凳子拿碗筷,一副要开饭的架势,想必,是要在这河中间摆宴席了。正是饭点,我们立刻决定加入其中,感受一下坐在河中央踩着河水吃肉喝酒的感觉。我们选了一家名为唐门古镇的饭馆,点了一桌饭菜,坐到黑水滩河上,一边等开饭,一边品味小桥流水搭配着一排吊脚楼的景色。 偏岩老街民居建筑多系清代所建,古镇民居依山傍水而建,阴阳迭分,现保存的民居多为清代所建,古镇民居当时均建于黑水滩河东岸,临河房屋悬空而建,呈吊脚式楼,其影倒映河中,古朴景致,浑然天成。部分临河面店铺对吊脚楼进行还古整修,依着吊脚楼的护栏,则可非常近地亲近悠悠的黑水滩河水,如有闲情逸致,既可凭栏垂钓,尽享悠闲之乐,也可顺势登爬上临河的黄桷古树,静听鸟鸣蝉唱、流水潺潺,好不快乐惬意!还有少数人家可顺着吊脚楼直下黑水滩河戏水,搬蟹捉虾,比如我们造访的古镇唐门。 不一会儿,老板招呼我们饭菜备好了,只见从吊脚楼上缓缓垂下一个硕大的白铁板子,上面放着我们点的酒菜,几个吃货欢呼雀跃,七手八脚的将饭菜摆了满满的一桌。脚下踩着潺潺的流水,面前是一桌香气四溢的饭菜,头上有黄桷树荫遮阳,我们一边感叹着古镇生活的美好惬意,一边开始品尝这古镇生活的美味。河水豆花,嫩得筷子几乎夹不起来,要用漏勺舀,蘸水碟子不咸不淡,油辣子海椒满口留香,关键是,蘸水油碟里面放了鱼香(正宗的河水豆花调料都要放这个),清香开胃;油炸的麻花鱼和河螃蟹,酥脆可口,它们就来自这条黑水滩河;小米渣肉又糯又香,南瓜蒸得入口即化;怡香鸡是唐门菜单上排名第一的一道菜,果然不错,以青花椒作为主调料烹制香糯的土鸡肉,青花椒特有的香味进入到鸡肉里,一种舌尖上微微跳动的快感,让人停不下筷子;空心菜应该就是附近田里刚采摘不久,胡辣块一炒,地道的本地味道……豆花下饭,菜下酒,而啤酒居然是我喜欢的燕京,一顿饭下来,肚子首先就给偏岩古镇打了个满分。 300年古镇,风貌犹存 我们还没吃完,旁边已经有人开始打起了“水上麻将”,河边阴凉处有青年在认真的画着什么。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不但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工作者来此采风,也吸引了大量的剧组电视台来此拍摄外景。沿古街漫步,古镇上到处悬挂有拍摄栏目和作品我们还没吃完,旁边已经有人开始打起了“水上麻将”,河边阴凉处有青年在认真的画着什么。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不但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工作者来此采风,也吸引了大量的剧组电视台来此拍摄外景。沿古街漫步,古镇上到处悬挂有拍摄栏目和作品的介绍,有重庆、四川、安徽,甚至还有意大利的等等……而大家之所以偏爱偏岩这个地方,也许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像这样原汁原味保存完好的古镇,已经越来越少了。 偏岩古镇,清代称为“接龙场”,在康熙年间,因常有山洪爆发成灾,民间传说系孽龙出山兴风作浪,遂将此地取名为“接龙”,以示平安吉祥。接龙场上场横街处有一高30米的悬崖向西北方向倾斜,人们将此称为“偏岩”,偏岩镇因此而得名。建镇300多年来,基本保持了古镇的建筑特色。有老街区、古戏台、禹王庙、古客栈、古石桥、玉屏书院等老建筑;有打连响、山歌会、秧歌舞等民间艺术;有木雕、石雕、铁器、服饰等民间工艺。 偏岩古镇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