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宏观经济基本理论 主讲 魏振香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电话:0546—8398462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1、GDP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⑥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⑧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④现期所③生产的⑤全部②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⑦市场①价值。 2、GDP的特征: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是计算期内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并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GDP是全部的最终产品,既包括有形的物品(食物、衣服、汽车),又包括无形的劳务(理发、看病、听音乐会)。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GDP指的是在某一既定时期内进行的生产的价值。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 3、GDP的核算方法 生产法: 通过核算各行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 支出法: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或者说,把所有的产品和劳务都买完的总支出。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谁就是最终的购买者。 GDP=C+I+G+NX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G): 政府购买支出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原因是政府给公务员、教师发工资时,这些人为社会提供了服务,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即不是市场活动,而且接受转移支付的人没有提供服务,没有创造价值。 净出口: 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NX=X-M 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收入法: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或者说,把所有产品都卖完的总收入。 雇员的收入(工资):酬金、津贴、福利(含所得税及社会保险)。 企业主收入:这些人使用自有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混在一起,统称为企业主收入。 个人租金收入:地租、房租及专利、版权的收入。 净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不含政府公债利息、消费信贷利息。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有收入,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虽然不是由企业直接负担的,但是由企业交上去。 资本折旧: 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GDP。 因此,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主收入)+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折旧。 收入法和支出法所求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说是相等的,实际中常有误差,需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 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 NDP=GDP-折旧 (狭义的)国民收入(NI) 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企业主收入)+津贴 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PI-个人所得税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5、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均衡国民收入(Y): 指的是AD(总需求)=AS(总供给)所对应的Y。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四部门经济收入量循环模型: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二部门经济均衡的条件: AD(总需求): AS(总供给): 从而得出了二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均衡的条件: AD=C+I+G, AS=C+S+T T:政府的净税收,G:政府购买性支出,二者差额即政府储蓄,可正可负,得出了三部门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的恒等式。 6、名义 GDP与实际GDP GDP的折算指数= 名义GDP:即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热资源勘查技术规程.pdf VIP
- 西爱西尔T6CE冷媒冲注机说明书.pdf VIP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件.ppt VIP
- 水泥系统中控操作操作规程.docx VIP
- 河南省公路路产赔偿标准-(1).doc VIP
-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单位名录2024版.pptx VIP
- 1BRIGHTSOURCEENERGY常见问题公司概述公司于何时-亮源公司.PDF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最新骨科临床路径(25个).pdf VIP
- 2014-2015学年度五年级下册英语竞赛卷(单词句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