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舆情凸显国人心态日趋成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运舆情凸显国人心态日趋成熟

奥运舆情凸显国人心态日趋成熟正是由于我们有过一次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的2008年奥运会,我们才会如此关注伦敦奥运会;正因为四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非常迅速,人们才会在2012年的奥运会面前有如此多样而丰富的意见;正是由于我们有过08年奥运会的大平台,中国人品尝过奥运会在自己的国土上举行的滋味了,我们的眼光才和以前不同了。我们有了自己和别人同台比较的机会,有了在四年之后再度用自己的眼光品评奥运的机会。与北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次办奥运的伦敦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曾经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首都。英国是老牌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有漫长文明史,却在近代遭遇了贫弱挑战的新兴国家,两者办奥运的异同引发了中国舆论的高度关切。 伦敦大比拼,中国大讨论 今年最有意思的就是在伦敦奥运会的比赛进行过程中,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之中也在进行着关于奥运的大讨论。可以说这次奥运引发了“伦敦大比拼,中国大讨论” :比拼的是各国的运动员,讨论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奥运赛场在充分地展现各国运动员的竞争,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则在讨论有关奥运的各种议题,有相当激烈的交锋,也有相当多样的意见在众声喧哗。这其实展现了从奥运看到的一个复杂而有活力的中国,看到了中国的不同意见在这里更充分和更多样地展开。人们从奥运这个世界体育的全球性的大平台再度观照和思考世界的状况,同时也反观自己的社会。这样的大讨论其实凸显了中国社会对于自身的全球位置的高度关切,对于世界对中国感受的关注和对于自身社会的不断反思。 从伦敦奥运的开幕式开始,在微博上就引发了伦敦奥运开幕式和北京相比究竟如何的热议。一开始一些意见领袖一唱三叹,狂热赞美伦敦奥运的开幕式,批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但后来许多网民和媒体都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是各有千秋。而后来金牌是否应该得,金牌是否有用,以及金牌和举国体制以及民生的关系等议题一直伴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全过程。尤其在一开始中国队金牌领先较多时,这种讨论更为激烈。到了中国羽毛球女子双打出现问题的时候,关于究竟如何评价中国队的行为又引起了高度的分歧和争议。而刘翔的受伤则进一步引发了热议。中国内部的事务和伦敦奥运互相牵连、相互纠结,奥运是中国的内部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也是世界和中国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部分。可以说,中国内部问题讨论的“全国化”紧紧扣住了“全球化”。中国人在通过世界反观自己和通过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我看到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中国舆论空间正在逐步形成。 大讨论三步骤:设置议题—激发分歧—汇聚主流 这些讨论鲜明地体现了三个步骤:首先,我们可以发现总是一种激进的观点在一开始作为议题来引导议程的设置;然后,议题激发了对于激进观点的分歧和讨论,反向的激进观点和中间的意见也得以展开;最后,公众的理性和客观的观点成为了主流的意见。这些步骤既可以由互联网的自媒体引发,也可以由传统媒体引发,但最终都形成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跨平台互动。如对于伦敦奥运开幕式的评价,一开始是一些网友激烈的肯定、热烈的赞叹,但后来却引发了另一些论者的反对意见,最终则是觉得两场开幕式各有所长的意见占了上风。当一些意见领袖在奥运开幕式进行中就激烈地贬低和嘲笑北京奥运的开幕式时,正是许多网民的声音使得更客观的想法占了主流。伦敦奥运开幕式固然有趣,但硬说比北京奥运高明也谈不上,只能说各有千秋。北京奥运的磅礴气势是一个新兴国家、一个从来没有办过奥运的国家、一个有过刘长春孤军惨败历史的国家办的,当然要更庄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可以说是网络的自我矫正功能的发挥。而在中国羽毛球队女双受到争议的时候,一开始是传统媒体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正是许多网民觉得她们确有不当,却惩罚过度,这样的声音矫正了主流媒体的看法,才使得后来主流媒体发表的言论有了更多的客观性。 中国梦珍重奋斗的价值,珍重梦想的价值 人们清楚,鹦鹉学舌般地说中国运动员的努力与奋斗就是“机器”,这其实是一种诛心之论,我们看到孙杨、叶诗文、林丹等人的表现无论如何和“机器”毫不相干,他们确实是年轻人的榜样,是“中国梦”的象征。“中国梦”珍重奋斗的价值,珍重梦想的价值的弥足珍贵的观念不应该受到嘲笑。中国确实存在问题,但只有追逐梦想、用奥运冠军们的奋斗精神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消极虚无,认为只有竞技体育衰败了,民生和全民健身才能搞得好,这样荒谬的逻辑最终必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认为个人的幸福和努力奋斗无关,只和福利有关的论调也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追求梦想、永争第一的精神,既支撑着个体前进,也支撑着社会和国家前进。人们通过奥运更加明确了,只有国家强大,个体才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提升幸福感的可能。而只有更加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和个人的幸福与快乐的价值,社会和国家才可能迈向更高的水平。极端的意见其实并非中国社会的主流。“沉默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