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变迁-CUHK.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门的变迁-CUHK

《門》的變遷 《門》這座出自藝術大師朱銘手筆的雕塑,自1987 年落戶中大至今,已逾二十 年。和所有事物一樣,這些年來經歷風雨侵蝕,難免需要維修保養。 首先,《門》坐落其上的烽火台,原先的材質和百萬大道的路面一樣,同為「洗 水石米」,但這種工藝鋪設的表面容易損毀,經常需要修補。經過多年風吹雨打, 因損耗嚴重,烽火台的石階和平台表面,分別在 1998 年和 2006 年換成麻石。 另外,原先烽火台石階上有一個凸出的傾斜底座,嵌有牌匾介紹《門》的來歷。 2006 年朱銘先生親臨中大,監督這座雕塑的翻新維修工作時,聞說有傳言指穿 過《門》便不能畢業。朱先生為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雕塑是可以親近、接觸和穿越 的,遂在與大學商議後,決定把《門》重新命名為《仲門》,英文名稱則為Gate of Wisdom ,希望藉此給人全新印象。朱先生並為雕塑的新名稱親筆題字。 大學以朱銘先生的墨寶重新設計和製作牌匾,於 2007 年 8 月安裝在烽火台的麻 石台面上。現在大家只要走上烽火台的石階,即可欣賞朱先生筆走龍蛇的書法, 也可走過《仲門》,感受一下雕塑與人的關係,說不定還能增長智慧。 2006年維修烽火台地面 工程前 2006年維修烽火台地面 拆除及移走損壞石塊 2006年維修烽火台地面 移開濕土及鞏固地基 2006年維修烽火台地面 鞏固地基下層及鋪設混凝土 2006年維修烽火台地面 鋪上600mm x 600mm板塊 2007年鋪設烽火台新「門」 工程前 2007年鋪設烽火台新「門」 驗置牌匾 2007年鋪設烽火台新「門」 工程完成後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