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的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
危害程度分级是将职工承受的职业危害的轻重程度,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排队分类。所谓危害即是指化学因素(尘、毒等)物理因素(噪声、振动、温度、电磁和射线等)和生物因素(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其存在可能引起职业病,进行职业危害程度分析的目的在于:①便于衡量职工承受职业危害的变动情况,以利于宏观决策;②可以明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和治理的重点,指导人们采取有效措施;③对于不同技术装备的大、中、小企业,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分类指导,避免一刀切,避免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中国自1983年以来,先后颁布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高温作业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等四项国家标准,这些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应该指出,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同卫生标准是有区别的。分级标准是一种管理标准,是为促进企业劳动条件逐步达到卫生标准而制定的。而卫生标准是指所处的劳动环境或劳动条件一般不致造成职业病的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想劳动条件标准。这两种标准互相联系,但各有各的用途,不应混淆使用。 1.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 (1)高温作业的主要工种如下。 ①冶金工业:炼铁、炼钢、扎钢、炼焦、有色金属冶炼等; ②机械工业:铸造、锻造、热处理等; ③化学工业:氧化、合成、加热、化学反应等; ④玻璃、搪瓷、陶瓷工业:炉膛、炉台、焙烧、烘房、窖炉等; ⑤轻工业:造纸蒸球、糖果食品焙炉、橡胶硫化、塑料热压等; ⑥纺织工业:印染、缫丝的热或蒸煮等; ⑦建筑材料工业:耐火材料的窑炉、砖瓦窖炉、水泥烧结等; ⑧各种工业的加热炉、锅炉等; ⑨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船坞、筑路和露天采矿等。 高温作业环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一种是对流热,来自被加热的空气;一种是辐射热,来自生产设备的热源及周围物体表面的二次热辐射。 人通过体温调节保持相对的热平衡,使体温恒定在正常范围内。人体产热量或受热量加大时,必须加强散热,保持热平衡。主要通过辐射、传导 — 对流及蒸发散热。 (2)高温作业卫生标准。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的规定,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应按车间内外温度计算。其室内外温差的限度,根据各地夏季通室外计算温度确定,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表1 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
各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北京地区为30℃;上海地为32℃;沈阳为29℃;乌鲁木齐为28℃;武汉为32℃;重庆为34℃;广州为31℃。 在工艺上以湿度为主要要求的空气调节车间,当室外实际出现的温度等于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如果车间内空气湿度为60%,车间温度不应超过32℃;湿度为70%,车间温度不应超过31℃;湿度为80%,车间温度不应超过30℃。 (3)高温作业分级标准。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1984年劳动人事部颁发的(GB4200-84),是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判定生产车间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的根据。便于有重点、有计划地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
表2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注:* 温差--指工作地点空气温度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的差。 * * 劳动时间率--一个劳动日内净劳动时间占劳动日总时间的百分比。高温作业地点空气相对湿度等于或大于80%的工种,应在标准基础上提高一级。 * * * 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等于或高于30℃的地区,高温作业分级,括号内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小于30℃的地区高温作业分级。 (4)中署。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具有调节体温的本能,以适应气温的变化。主要以辐射、传导和出汗蒸发等方式散热,通过呼吸和排泄,也可放散一部分热。人体不断产热和散热,都是在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支配下进行的。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必须保持平衡。然而人的体温调节本能是有一定程度的,在酷热的盛夏或高温作业环境,气温接近或超过了人的体温,就必须借助于通风、降温设备、冷水浴,吃冷饮等帮助人体散热,如果散热措施不力,或者劳动时间过长,人体内大量热散不出去,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就会使人中暑。 ①中暑程度: a.先兆中暑:高温作业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全身疲乏、头晕、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休息后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b.轻度中暑:出现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体温在38℃以上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