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街道美学》——读书笔记课件
班级:建筑学112
学号:6001111053
姓名:廖望
指导老师:范丽娅
; 芦原义信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他 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 院。在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著名建筑师 马歇·布劳耶(Marcel Breuer)历事务所工 作过一段时间,1956年建立自己的芦原义信 事务所。他先后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 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 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其设 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大学御殿下纪念堂、东京艺术大剧院等。他还著有《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等书。由此可见,他同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以街道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9年,是作者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1983年出版的《续街道的美学》是在前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研究的成果。两部著作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和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建筑——通常是指包含由屋顶和外墙从自然中划分出来的内部空间的实体。
内部空间——可保护人不受自然威胁及外界侵扰,提供具有目的性或功能
性的场所。
限定建筑空间三要素——
地板、墙壁、天花板
墙——墙的存在,创造出
高质量内部空间。
; 街道的构成要素再整本书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是作者论述的重点。作者详细分析了街道的边界——建筑、街道的构成、D/H、广场的美学、阴角空间、下沉式庭院技法和密接原理??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俯视景观室外雕塑的意义等等。并且通过考察和实践来说明街道美学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最后才是日本人。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
;街道作为外部空间应该与建筑内部产生互动,既保证内外空间的流动性,居住作为一种内部秩序,应以缝补、纳凉等形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
在图形构成上,内外空间应该致
力于存在反转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
中的互为背景),街道和广场应具有轮
廓清晰的“图形”性格 因此在街道两侧
排列建筑物以形成轮廓,并使建筑物展
现沿街立面是十分必要的。
意大利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反转↑
;当建筑物的外墙作为面来看,街道同样具有“图形”性格。通过D/H来研究空间感受。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
当D/H=1时,高度与宽度间存在着匀称之感。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
当D/H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如图:
;从空间构成上,广场应该具有一下四个条件:
(1)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且此边界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形成“图形”。
(3)铺装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形成“图形”。
(4)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有良好的比例。
;凹进去的就是阴,凸出来的就是阳。 例如有一个人,和一处四面是墙的院子 人站在院子内的墙角,处于墙的包围下,就是处于阴角空间 人站在院子外,墙的拐角处,没有墙的包围,就是处于阳角空间 。
;6.下沉式庭院技法与密接原理
市中心公园和外部空间:
密接—视觉上连通、靠近、可
及;(右图)
; 1)加强建筑第一次轮廓线,尽量减弱第二次轮廓线。
2)第一次轮廓线—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
第二次轮廓线—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
3)“第一次轮廓线”的秩序和结构清晰容易描绘,相对的,“第二次轮廓线”无秩序、非结构化,所以不能成画。尽量减少“第二次轮廓线”就能使街道更美观。
4)从该思想出发:
(1)市中心主要道路要尽可能加宽;
(2)人行道宽度尽可能加宽;
(3)极力限制遮挡“第一次轮廓线”的“第二次轮廓线”,特别是侧招牌。; 1)城市景观魅力之一。
2)由于俯视,视线迅速而确切地把握住领域,把观光者和街道紧密地联系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课件.ppt
- 《大学物理》试卷答案--9稳恒磁场课件.ppt
- 《圆周长》人教六上课件.ppt
- 《天生我材必有用》主题班会课件.ppt
- 《娱乐至死》: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课件.ppt
- 《孙子兵法》火攻篇课件.ppt
- 《圆柱表面积》1课件.ppt
- 《学写书信》ppt写作课件课件.ppt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与案例分析课件.ppt
-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新)课件.ppt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满分必刷).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典优).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全国通用).docx
- 《亚连科技晚会活动》课件.ppt
- 2025年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达标题).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能力提升).docx
- 2025年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名师系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