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俄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俄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

浅议俄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摘要: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唯一手段。任何一种语言都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紧密相连,反映其特征。我们学习俄语,是为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进而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之间的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俄语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俄语课堂教学中有必要进行俄语文化知识的渗透。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俄语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文化知识渗透的。 一、 序言 “俄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用俄语思维、表达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往,我们的俄语教学侧重于对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学生虽掌握了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却不能有效的进行思想交流,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实际上,语言学习就是将所学语言国的历史、政治、民俗等文化因素进行融合的过程。因此需将文化背景知识与俄语教学结合起来。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言语交际。因此,文化渗透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把它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是我从“词汇、习语、习俗、交际对话”四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俄语文化渗透。 (一)在词汇中渗透文化: 词汇有字面意义,也有它的隐含意义。学生学外语不仅要掌握词汇的字面意义,而且应当了解词汇的涵义。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适当地向其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良好的词汇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самовар(俄式茶炊)一词时,可以渗透俄罗斯人“喝茶”的特别讲究[1]: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每天都离不开茶。早餐时喝茶,一般吃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午餐后也喝茶,除了往茶里加糖外,有时加果酱、奶油、柠檬汁等。特别是在星期天、节日或洗过热水澡后,更是喜欢喝茶。他们把喝茶作为饮食的补充,喝茶时一定要品尝糖果、糕点、面包圈、蜂蜜和各种果酱。俄罗斯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许多家庭都有以“茶”奉客的习惯,当你到其家做客时,主人通常会问:“您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假如你选择喝茶,主人就会说:“我这就把茶煮上。”喝茶可谓是他们的一大嗜好。 俄罗斯饮茶十分考究,有十分漂亮的茶具:茶碟很别致,因喝茶时习惯将“茶”倒入“茶碟”再放到嘴边。茶具有的人喜欢中国陶瓷的,有的人喜欢玻璃的。但最习惯用“茶炊”煮茶喝,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喜欢。茶炊实际上是喝茶用的热水壶,装有把手、龙头和支脚。长期以来,茶炊是手工制作的,工艺颇为复杂。有这样的一句俗语“В тулу 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не ездят”(去图拉不用带茶炊),告诉学生图拉是俄罗斯盛产茶炊的地方,因此这句话表示“多此一举”。 又如:在讲водка(伏特加酒)时,渗透俄罗斯人离不开酒的文化背景知识。俄罗斯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2],酿酒业的出现归功于制蜜业的发展。在公元 880-890年,“蜜酒” медовуха开始在民间出售,其酿制工艺与葡萄酒极其类似,产生于921年的桦汁酒香气四溢,人们开始在蜂蜜中加入啤酒花。 1284年,俄罗斯拥有了自己的啤酒。15世纪40-70年代,伏特加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被称为国酒的伏特加甚至被一些西方人当作了俄罗斯的代名词。 无酒不成宴,俄罗斯人请朋友、过生日、办喜事、迎新年等的宴席都离不开酒。俄罗斯人举杯喝酒时,通常都要说祝酒词,如:“за встречу”(为相会干杯);“зa знакомство”(为相识干杯);за дружбу(为友谊干杯);“за хозяйку”(为女土人干杯);“за здоровье присутствующих”(为在场的人的健康干杯)等等。祝酒词急是即兴的,祝酒者把对亲友的真诚情感、对他人美德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倾注在祝酒词中。 因此可以说,是俄罗斯人酿造了伏特加,而伏特加却造就了俄罗斯历史。 (二)在习语中渗透文化: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进行习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俄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汉语中说的“红茶”,俄语则会用чёрный чай来表示,而чёрный在俄语中是“黑色的”意思。又如:我们在形容事物发展迅速时说“雨后春笋”,而俄罗斯气候寒冷,无法生长竹子,但他们森林多盛产蘑菇,雨后林中遍地蘑菇,所以俄罗斯人说“雨后蘑菇”[3],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