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西环素

* 均属于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阿米巴原虫等均有抑制作用。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本类抗生素具有氢化骈四苯的共同基本母核,均是化学两性物质,可与酸、碱成盐,但在碱性水溶液易降解,在酸性水溶液稳定,一般以盐酸盐应用于临床。 天然四环素类:四环素(tetracycline)、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地美环素、金霉素 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minocycline,二甲胺四环素) 分类: 半合成四环素抗菌活性高于天然四环素类,耐药菌株少,不良反应轻 。 由链霉菌培养液提得,性质稳定。 【体内过程】 1. 口服易吸收但不完全,吸收后各组织分布广泛,能沉积于骨及牙组织中。 2. 能与多价阳离子形成难溶难吸收的络合物,故如抗酸药、乳制品、抗贫血药或食物中的Ca2+、Mg2+、Al3+、Fe2+等金属阳离子发生络合而妨碍其吸收。 四 环 素 4. 体内分布广泛,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仅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可渗透到脑脊液。 主要在肝中代谢,经胆和肾脏排。存在肝肠循环。 3.F以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吸收最好,四环素、土霉素和地美环素次之。 (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A位结合,阻止tRNA的联结,而阻止肽链延伸。 (2)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胞内重要物质(核苷酸等)外漏,抑制DNA复制。 【作用机制】 [耐药性] 金葡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溶链、肺炎球菌耐药增多。天然药之间有交叉耐药性。 原因:通过耐药质粒介导;并可传递、诱导其他敏感菌成为耐药菌;带耐药质粒菌的细胞膜对四环素摄取量减少或外排增加。 属于快速抑菌剂,抗菌谱广。 1. 抗菌谱:包括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阿米巴原虫等。 2.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抑制作用较强。 3. 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 【药理作用】 抗菌活性的强弱依次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四环素土霉素。 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布鲁病和霍乱弧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 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 支原体属感染—肺炎 衣原体属感染—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 【临床应用】 对G+ 、G-杆菌引起的呼吸道、尿道与胆道感染(次选药) 对青霉素过敏者或耐青霉素的金匍菌感染。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常见。早期为直接刺激,后期是由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表现有腹泻、恶心和食欲下降。 i.vd可致静脉炎。 2. 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概念: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真菌、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称之。 常见①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等。②是难辨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即由细菌产生一种毒性较强的外毒素,引起肠壁坏死,体液渗出,剧烈腹泻,导致脱水或休克,危及生命。须立即停药,并选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3. 影响骨、牙的生长 四环素与新形成的骨、牙组织中沉积的钙结合,造成牙齿黄染、龋齿或发育不全,抑制婴儿骨骼生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 其他:长期大量iv可造成严重肝、肾毒性; 偶见过敏反应。 多西环素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3%,体内分布广,脑脊液中浓度较高。t1/2长达14~22h。大部分药物随胆汁排出。 多西环素抗菌谱、作用机制与四环素相似,但作用较后者强。由于该药具有速效、强效、长效的优点,所以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特别适合肾外感染伴肾衰者以及胆道系统感染。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小字排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小字排 1. 抗菌作用在该类药中最强,F高,t1/2为14~18 h。 2. 对四环素或青霉素的耐药菌仍敏感。 3.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 包括氯霉素和甲砜霉素,从委内瑞拉链丝菌培养液分离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临床使用人工合成的左旋体。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 第二节 氯霉素类 [机制]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结合,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