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学课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工学课件

英文三、名词解释1.胶凝材料: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下,能从流动状的浆体转变成坚硬的固体的、还能胶结其他材料、并能产生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称为胶凝材料,有时也称之为胶结材料。2.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3.硅酸盐水泥熟料: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冷却后所得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物,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4.水泥凝结时间:指水泥拌水以后渐渐失去流动性,至转变成具有一定抵抗外力作用能力的状态所经历的时间。5.等效粒径:设有一颗粒径为d0的单一碳酸钙,和一组粒径大小不等的粒子组成的集合态碳酸钙颗粒群,它们经过相同反应时间后达到相同的分解率?,称粒径d0为上述颗粒群的等效粒径6.凝结:水泥加水拌和成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浆体的过程。7.急凝:在C3A含量较高,或石膏等缓凝剂掺量过少时,水泥加水拌和后,C3A迅速反应生成大量片状的水化铝酸钙(C4AH13),并连接形成松散网状结构,现不可逆固化,又称“速凝”或“闪凝”8.活性混合材:经国家标准方法检验后确证其活性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的、天然的或人工的混合材料。9.废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何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指标,即为废品10.不合格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指标,或混合材掺量超过最大限量,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水泥品种、标号、工厂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四简答题:1.硅酸盐水泥熟料各率值(KH/SM/IM)与煅烧之间的关系各率值(KH/SM/IM)与熟料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①硅率SM与熟料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硅率间接地反映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性矿物之比。这就反过来说明,提出硅率的概念同时利用硅率来控制水泥熟料的成分和生产在理论上是合理的。硅率越大水泥熟料中硅酸盐矿物越多,熔剂性矿物越少,如果熟料中有足够的CaO就有可能形成较多的阿利特,水泥将具有良好的早强特性,但这样的熟料比较难以烧成;如果熟料中CaO并不多,则熟料中可能形成较多的贝利特,水泥虽然早期强度较低,但放热量较小,耐蚀性较好。硅率SM与熟料煅烧之间的关系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是一个固液相反应过程,液相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促进熟料烧成过程过程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SM低,体系液相多,熟料易于烧成。但是,过多的液相可能造成窑的操作控制困难,如易出现结大块、结炉瘤、结圈等不正常现象;同时,熟料中硅酸盐矿物减少,强度低。相反,SM高,体系液相量少,熟料就难以烧成;特别是当氧化钙含量低,硅酸二钙含量多时,熟料易于粉化。②铝率IM与熟料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铝率间接地反映了水泥熟料中C3A与C4AF含量之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泥煅烧过程中高温液相的粘度。铝率高,熟料中C3A含量就高,C4AF含量就少。铝率IM与熟料煅烧之间的关系铝率高,高温下液相的粘度大,不利于质点在液相中的移动,从而对熟料的烧成并不十分有利。但是铝率高的生料烧结范围宽,有利于窑的操作控制。铝率低,生料高温下液相粘度低,有利于质点的移动;有利于硅酸三钙的烧成过程,但是铝率低的生料烧成温度下烧结温度范围变窄,不利于窑的操作控制,易结大块③石灰饱和系数КН与熟料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当КН =1.0时,熟料矿物组成为:C3S、C3A、C4AF,没有C2S。当КН =2/3时,熟料矿物组成为:C2S、C3A、C4AF,没有C3S。当КН =2/3~1.0之间时,熟料矿物组成为:C3S、C2S、C3A、C4AF。所以,理论上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КН值应当控制在2/3~1.0之间。实际生产中石灰饱和系数往往控制在0.82~0.94之间(0.86~0.92)。石灰饱和系数КН与熟料煅烧之间的关系提高KH有利于提高水泥质量,但KH过高,熟料煅烧困难,必须延长煅烧时间;否则会出现f-CaO2.硅酸三钙的水化过程(五个阶段,三个假说)(I)诱导前期:水解期;水泥与水接触后立即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迅速释放,经历的时间很短,只有15分钟左右;pH值几分钟内上升到大于12,溶液具有强碱性。(II)诱导期:水化反应速度突然变慢、放热速度接近于零,持续时间大约1~4个小时;是水泥保持塑性的原因。初凝时间基本相当于诱导期的结束。(III)加速期:水化反应重新加快,且速度随时间而增大,历时4~8小时。出现第二放热峰。对应水泥浆体已过终凝,开始硬化。(IV)减速期:水化反应速度随时间而减小,C3S浆体已完全转变成硬化体,水化反应转入扩散方式。持续时间约为12~24个小时(V)稳定期:反应速度再次减低至接近于零,水化作用完全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