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城市.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暖城市

温暖城市龙年的元宵节刚刚过完,平湖万州城市上空的烟花却还未散尽,一阵接着一阵的礼花脆响,炸在耳边,是多么亲切和让人留恋。是夜,我又带着新年新的梦想出发了,从万州到广州,再来到东莞,这个已阔别五年,却让我打拼和生活了十五年的城市,同样让我充满无限亲切和感慨——东莞,一座能够种下梦想就能产出奇迹的城市,我又回来了! 这次回来,不是漂泊,而是回家!坐在东江河畔二十三层的阳光花园阳台上,我手捧刚刚由长江出版社为我出版的新书《温暖的城市》,一行行诗句透露着未被污染的淳朴和诚实随我的记忆一起奔跑…… 1993年8月,我带着高考落榜的内疚和挣脱贫困的梦想,从重庆万州一个贫困的山区随汹涌澎湃的“民工潮”汇入了打工行列,几经流离颠沛,最后驻留在东莞一个叫虎门的地方,这里有我从历史书中熟悉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顿时让我心存好感。虎门,于是成了我到东莞闯荡的第一站。然而,不幸的是,刚到虎门那阵子,我的高中毕业证和身份证不知何时在何地被扒手扒窃了,这让我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流浪了一个多月居然没有一家工厂要我,因为在那时,民工潮泛滥成灾,工厂人满为患,所以工业区里是天天有新的招工广告,工厂里也是天天走人。那时在老板眼里,打工的遍地都是,廉价得很,你不好好干,外面想进厂的人多的是。恰好在那个年代,企业十分景气,有钱人想开什么工厂,工厂都赚钱,而我们打工仔,特别是我这个没有文凭没有身份证却又骨瘦如柴还戴副眼镜的家伙,在东莞,简直就是多余的,就是一个送收容所的料。因此,我每天不但要冒着日晒雨淋四处徒步从一个工业区走到另个一工业区,从一个工厂到另一个工厂去找工作,还要躲避治安人员查暂住证,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体会得到。好在心中有梦,虽然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两三个月里睡过荒山和荔枝林,吃过路边丢弃的快餐,但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进了虎门一家工艺制品厂,做了一名水磨工。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我倍感珍惜和努力。一年后,我从一名普通的水磨工晋升为车间主任。本地老板对我的提拔,我认为是对我工作的认可,让我从中找到了对生存更美好的向往,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打工仔与老板之间的距离,外来工与本地人之间沟壑也在逐渐缩小。也就在那一年,我用打工的钱还清了读书时父母为我借贷的所有债款。也就在那一年,我爱上了东莞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 也就在那一年,我认识了虎门一个叫陈庆祥的作家。只缘一次给当地一个叫《虎啸》报的文学刊物投稿,没想到几天后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在对我的文章进行点评后,还留言叫我多去编辑部坐坐,还说编辑部就设在文化站,那里有图书馆也有书店,可以免费看报看书,这样对写作有好处。那是我第一次离作家很近,很亲切。而他的回信,不仅让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让我再一次对东莞人产生了亲切感和信任感。后来,我就跟陈庆祥老师见多了,人也熟透了,我的文章也多次在《东莞日报》、《南方工报》、《外来工》等刊物上发表,渐渐地还有了点名气。直到1997年,得到东莞一位报社记者的引荐,我有幸走进了交警队的大门,成为警队里唯一一名外来工。在忐忑不安中却又增加了一份对东莞人的好感,这种好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包容性和敢为人先的魄力。这一干,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里,从中队到大队,我也在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下成长。这十多年来,我每一年被市交警支队评为优秀材料员,2005年被共青团市委、东莞市精神文明办等五家单位授予“东莞市优秀青年”光荣称号;这十多年来,我的创作也有了一点收获,除有300多万字的作品被《诗刊》、《作品》等海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外,也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找个陌生人说话》、励志纪实《成功,其实很简单》、诗集《温暖的城市》等7部,编著新生代农民工丛书《人在他乡——创业指导》等2部,其中长篇小说《城市,也是我们的》曾荣登畅销排行榜前八名,并被改编成20集广播小说多次在重庆等地播出。代表作《纪念碑》还在2005年获共青团中央“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诗歌类一等奖和万元奖金,并在2006年牵动东莞人大、政协“两会”关注外来工权益引起轰动,使东莞这个地方,从此不再有外来工,只有新莞人,从此,东莞这个地方,每天都绽放新精彩。因为,这里的本地人与外地人,已经不仅没有称呼上的距离,而且,心也更近更近了。 似乎,我看到了和谐。2006年,在东莞这块土地上,我的爱情诞生了。而且我的爱人的名字,跟东莞的市花——玉兰同名。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缘分,而我们的爱情,也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奇迹:全国最畅销的知音读物之一——《知音》系列《打工知音》还刊登了我与玉兰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全国千千万万的读者,从此也让他们记住了我爱在东莞的传奇爱情,记住了东莞这座温暖的城市。在《打工知音》的影响下,江苏教育电视台还专门跑到广东为我在东莞的成长故事做了一期时长50分钟的访谈节目,一时激起了众多失意人重拾信心的勇气。 2007年,我和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