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研究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研究及对策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研究及对策摘 要: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装备,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日趋完善。但是受矿井工作环境高温、潮湿和巷道空间狭小的制约,采煤机、液压支架、输送机、掘进机、转载机等机电设备,过负荷运转、超能力生产,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维护保养不够,在操作过程中易发生设备损害和工伤事故。探讨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强化操作人员培训、加大设备投入和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030-02 一、机电设备事故原因分析 随着矿井开采逐步延深,矿井的垂深一般都在600m~800m,有的已达1 000m。机电设备遍布井下空间,涉及采掘运输各系统。存在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问题。由于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导致管路、电缆受挤压,给机电设备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机电设备事故具有零星多发的特点,事故所占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机电设备管理往往被轻忽,认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忽视机电设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导致煤矿企业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如不加强管理,不加大技改力度和安全投入,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分析事故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电设备管理缺乏力度。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由于煤矿是高危行业,地处偏僻,工作环境较差,缺乏对熟练工的吸引力,近年来出现技术人才外流,队伍不够稳定的状况。矿井设备检查基本放在设备状况,是否失去防爆性能等表面现象,掩盖不少深层次的管理问题,缺乏对安全操作性能、动态情况的了解。检查很少深入采掘工作面、车间区队督促被检单位的整改情况。客观上由于机电设备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定期检查管理不得不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这种检查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全面性。以刮板输送机管理为例,刮板输送机安装要做到三平、两直、一稳。禁止用输送机运送各种材料,特殊情况必须运输时,要有防止顶人和顶倒支架的安全措施。刮板输送机在紧链、接链以及处理机头掉链、飘链等故障时,要防止机头、机尾翻翘碰人。检查铺设质量,保证机头与过渡槽的连接螺栓安装齐全紧固,机头、机尾必须打牢锚固支柱。开机前一定要先发出信号后,点动试车,待观察没有异常情况时方可正常开机。动态的安全质量检查标准化检查不到位。2012年3月15日山东苍山某铁矿副井罐笼钢丝绳断裂,罐笼坠落。事故原因为罐笼坠落井底,导致13人遇难。这起事故足以说明钢丝绳没有定期检查或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发现钢丝绳磨损、断丝问题。机电设备管理缺乏力度,设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形同虚设。 2.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基础能源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拼设备的情况比比皆是。一方面,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把效益放在第一位,而机电设备放在被动应付的配角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十分普遍,缺乏足够的维护保养时间。另一方面,安全装备和机电设备投入欠账较多,随着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国家对在用煤矿设备提出了更新要求,国有煤矿老绞车、老型号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很多隐患,加之设备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存在诸多事故隐患。机电设备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很多煤矿设备陈旧,没有及时更新,设备超期服役,只靠修修补补勉强维持运行,无法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标准。机电设备陈旧老化,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机电设备检修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具有随机性、渐进性和突发性特点,尽管造成事故的原因有设计程序、疲劳磨损、操作失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等诸多复杂因素。但事故统计分析资料表明,大部分事故是有规律的。通过定期检查、加强维护和保养,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预先控制的。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液压支架等一系列设备,逐步向信息化、自动化迈进,但设备长时间运行会造成自然磨损,需要对设备进行周密的检修。特种作业人员素质差、设备维修计划没有兑现就会留下事故隐患。如液压传动系统,压力大小受工作负荷的影响。工作阻力大,液压系统中压力就大,同时压力损失和泄漏也随之增大;液压传动系统主要管路连接,利用液压油传递动力,因此管路漏损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介质是液压油,工作中油温变化对系统影响较大。特别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等主要元件,不仅要有良好的密封,而且借助油膜以减少金属磨擦。这就要求液压油中不能有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