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谈古籍善本及其保护措施
简谈古籍善本及其保护措施【摘要】本文阐述了古籍善本的概念,强调弥足珍贵的古籍善本更是不可再生的文献资源;探索古籍善本保护的措施:必须在存放保护时控制紫外线的辐射以及可见光照射,合理控制温湿度,高度重视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火防水工作。
【关键词】古籍;善本;概念;保护措施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文明古国,最让世人骄傲的自然就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璀璨的文明成果了,而其现今呈现于人类面前的物质载体就是大量的不可枚数的各种古籍,从最初的甲骨、金、石、竹木、帛书、纸本直至今天越来越流行的电子版,这些各式各样古籍版本的演变同样也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那么什么是所谓的“版本”呢?
从狭义范围来讲,版本指的是与写本相对应的雕版印刷的书本,至少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并普及以前还没有所谓“版本”的概念,直到宋代人们才开始使用“版本”这个词,并特指为雕版印本。如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本。学者以传录之艰,故其诵读亦精祥。五代时冯道始奏请官镂《六经》板印行。国朝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士大夫不复以藏书为意。学者易得于书,其诵读亦因灭裂。然板本初不是正,不无讹误。世皆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的含义也不断的扩展和丰富,除了最初的雕版印本之外,更包括了写本、活字本、批校本、手稿本以及石印本、铅字本,甚至电子版本。而重视版本讲究版本的风气始于南宋,并在清代的乾嘉时期达到鼎盛,以至于人们在热烈追求古籍版本的过程中,更将古籍分成善本和俗本两大类进行区别对待!
什么是古籍“善本”?一提到这个概念,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那是很贵重的古籍,也就是说“善本”是指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籍版本,但这只是其含义之一,而且是在近代才衍生并开始流行的。简单来说,“善本”就是好的本子,也就是指精于雠对的全本古籍。张之洞《輶轩语?语学》总结“善本非纸白墨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可见,关于“善本”这里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以文物价值为重的善本概念。这就要求其版本出现的时代要早,越早越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从唐至明的刻本都是善本;同时还有稀见性的文物标准,越是少见稀见的古籍版本,文物价值也就越高,即使其出现的时代较晚,但如果满足了稀见性这一条标准,也就自然进入善本的行列之中,我们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就是以文物价值为主要标准收录善本书籍的。二是上述张氏概括的精校全本古籍,精注精校,不缺不讹,也就是以学术价值为重的善本。当然,也有一些同时满足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善本,那可谓是“善中之善”了!
由此,张之洞特别为“善本”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其兼顾了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旧刻,一旧钞。”而《辞海》更是将“善本”明确的概括并定义为:“善本,凡精加校勘,错误较少的书籍,称为善本。时代较远的旧刻本、精抄本、手稿、碑帖拓本及流传稀见的其他印刷品等,通常亦称为善本。”目前,我国专家和收藏界普遍将1911年以前的书籍通称为古籍,特别以1795年为界,将在这年代之前的古籍划归为善本的范围。
古籍作为古代文明的文化载体,除了由于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物价值及其附生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外,最根本的就是其宝贵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而古籍善本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更是高于一般古籍。因此,对于古籍善本的藏护,自古代起人们就尤为重视。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利于药物来涂染书页进行防虫处理,而且也认识到了气温、空气、灰尘以及紫外线等自然因素对于纸质书籍的危害,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收藏保护古籍。而在新时代新条件下,古籍保护工作更是全面有效的展开。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2007年,我国文化部又下发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关于古籍保护工作的文件,直至2008年,发布了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展开实施。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量的古籍也逐渐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损毁,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应用现代科技,最大限度的保存、延长这些珍贵古籍的寿命,也成为了图书馆必须面对并解决的课题。从目前条件来看,对于古籍的珍藏保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控制紫外线的辐射以及可见光照射
在损害古籍的各种自然因素之中,光对于古籍的破坏力是极大的。尤其是强烈日光中的紫外线以及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对于古籍有着致命的杀伤力,可以减弱纸张的弹性,使之变黄,变脆,直至破碎断裂,而且这种致命效果是不断延续的。因此对于这些古籍善本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