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概要.ppt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概要

【原创例证】程颢认为“性即是理”,陆九渊却说“心即是理”,二人的观点(  ) ①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都属于理学 ③有着本质的区别 ④探求理的途径不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程颢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都是唯心主义,都属于理学的范畴,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故③错误,理学和心学探求理的途径分别是格物致知和反省内心,故①②④正确。 【观点】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解读】材料反映了史学家黄仁宇对中国古代理学的缺陷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1)作者指出了理学的严重缺陷,认为理学将伦理、物理、心理之理混同,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对立了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抹杀了个人私利观,实质是以卫道为目的,体现了文化性格保守的特点。(2)指出理学不仅影响了宋代以后的封建社会,也影响了近现代社会,如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等,说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重难点二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史料探究】 1.李贽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时代意义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然而就在这个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对理学的抨击声。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探究】材料中李贽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提示:(1)经济上,明朝后期,江南一带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和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政治上,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思想上,理学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僵化的教条,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2)李贽大胆向正统思想挑战,质疑孔子的绝对权威,对后人具有启蒙作用;他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肯定了人的正当私欲,发展了儒家“仁”学思想的内涵(或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促进了社会进步。 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探究】材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认识? 提示:(1)思想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认识:带有明显的民主色彩,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在思想上的反映。 3.对明清进步思想的认识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 提示:(1)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 (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史论总结】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二、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1.进步性:明末清初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