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衡器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衡器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分析

一、行业特点和现状 (一)行业特点 1、衡器产品应用范围广:衡器是指计量物体质量 (重量)的器具和装备, 是应用范围最广泛,品种数量最多的计量装备。据统计,世界上有 60%以上的产品 都要经过称重计量。衡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外贸、交通、医疗保舰国 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种领域。在我国,衡器被列为国家重点管理的法制计量器具。 2、衡器企业分布范围广: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除轻工系统的原有 200 来个衡器工厂外,另有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化工、治金、煤炭、交通、 铁路、计量、农业、饲料、物资等十多个部门和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约 400 多个业, 纷纷跨入衡器制造行业。企业隶属关系复杂,所跨部门之广,为其它行业所罕见。 直到现在,衡器行业中条条、块块的影响力仍然很大,行业管理有相当的难度。 3、衡器技术更新速度快:虽然衡器行业是个古老行业,但现代衡器则是 融合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等多项机电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产品。今 天的衡器,除计量功能外,还有监测、运算、控制、管理等多项功能,成为控制产 品质量、降低物品消耗、提高劳动效率、保护正当商贸等环节中不可缺少的计量与 控制设备。 (二)行业现状 衡器行业基本由小型企业组成,职工总数约 4.5 万人,共有固定资产原值 约 21 亿元,固定资产净值约 11 亿元。行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约占企业总数 的 5%,集体企业约占 25%,独资、合资企业约占 7%,股份制企业约 6%。其余 多为私营企业,其规模一般很小,产值总计还不足行业的 15%。 “九五”以来,我国称重传感器和显示控制器的技术与生产有较大进步, 国产电子衡器产量及质量也不断提高,中国衡器正在告别机械衡器占主导地位的时 代。我国标准中划分的十大类衡器 (台秤、案秤、地上衡、地中衡、吊秤、皮带秤、 料斗秤、检验秤、轨道衡和特种秤),在国内都实现了产品电子化。比较成熟的静 态衡器计量范围可以从 1μg 到 800t。非自动衡器已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期技术水 平,如电子计价秤、电子台秤、电子地上衡、电子皮带秤、电子吊秤和电子轨道衡 等产品。目前,已有4 个企业制造的电子计价秤,通过了国际计量组织的 oiml 认 证,性能与质量达到了当前国际水平。青岛汉威的传力电子秤就是其中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主要差距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衡器行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尚缺乏对称重技术的系统研究, 缺乏对制造技术的全面掌握,缺乏对衡器质量的有效控制,缺乏对衡器市场的有效 监督。目前突出问题是: 1、行业管理不力,优不胜劣不汰。衡器行业中。虽然衡器属于法制计量 产品,但由于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行业中鱼龙混杂,莨莠不齐。2000 年对 电子计价秤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仅为 64.5%,产品质量问题十分突出。近几 年里,衡器行业中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等现象愈演愈烈,屡屡受损的都 是正规企业,行业中出现优不能胜,劣不能汰的尴尬局面。 2、人才匮乏,缺乏带头人。全行业中技术和管理人员之和不到行业人数 的 6%,人员结构不适应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双匮乏,尤其 缺乏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从根本上制约了行业现代化 发展,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3、市场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投资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严重影响 衡器行业健康发展。数量扩张的结果,造成行业畸形发展,低档次产品生产能力过 剩,扰乱了衡器市场;而市场所需的高档次衡器 造不出来,国家每年至少要花费 4000-5000 万美元进口衡器,结构性供求关系失衡。比如说,对于称重控制器, 国际上知名的日本高端品牌 unipulse 尤尼帕斯,在国内更是供不应求。单是青岛 汉威测力称重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这一家一级代理商每年尤尼帕斯的销售额就达到上 千万。但是一些国内产品就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4、企业管理落后,生产与管理方式远不能适应全球经济的竞争环境。衡 器企业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机制,是导致管理水平与生产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 多数企业仍维持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上,专业制造水平低,专业配套能力差,生产 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生产与发展均感力不从心。 (二)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1、基础理论研究方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