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文作业1 (精选)
散文作业1 (精选)
读《屈原贾生列传》浅析屈原贾谊悲剧性命运
屈原怀着一片忠君爱国之心,但“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他对政治局势有这清醒的认识,但远大的抱负无处施展,一片赤诚之心无人理解,最终他选择了抱石沉江,留下后人无限嗟叹。贾谊也是怀揣着对文帝的一片忠诚,对民众的仁爱之心,他敏锐地洞察出社会的弊端,并勇敢地上述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却换回的是朝廷元老对自己的攻讦,皇帝对自己的疏远,最后抑郁而终。简单看他们的人生遭际,似乎有太多相似之处,尤其贾谊在北边为长沙太傅路过湘江时,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嘉作《吊屈原赋》,贾谊名为吊屈原,实则在吊自己,使人对他们很容易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他们的经历带有悲剧性,每每读来《屈原贾生列传》,未尝不扼腕叹息。太史公把他们两个列为合传,似乎是合乎情理,使得这篇传记笼罩着更为浓厚的悲剧气氛。但是结合当时社会会政治状况,在细细读来,同为悲剧性人物,但是造成他们二者的悲剧原因却不尽相同。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在于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有着铁肩担重任的强烈责任心的,他们有着对天下苍生悲悯情怀,他们对现实保持着清醒理智的认识,他们也同样具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而当他们自由而全面发展自己的意愿不能够实现的时候,高大的志向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落差会使得他们选择香消玉殒。根据《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楚怀王刚开始对屈原是“王甚任之”的,后来是因为“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才在楚王面前进谗言,致使“王怒而疏平”。在被楚王疏远的情况下依然关心着国家的政治,忠诚于他的君主。秦国张仪靠着诈力破坏楚国和齐国的合纵,致使楚国在与秦交战并陷入困境时,楚怀王此时却内惑于宠妃郑袖和奸臣靳尚,屈原依然上书要求要杀张仪,楚王幡然悔悟但为时已晚。后来秦过和楚国通婚,秦昭王要和楚怀王会面,此时屈原理智地对楚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勿行。”但是楚王不听,最后客死他乡。这两件事足以说明楚怀王的昏聩和朝廷的腐败,但是屈原还是怀揣着他崇高的理想如他自己所言“虽九死其犹未悔”,希望新的君主能够“幸之一悟”,能够实现自己“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新继位的顷襄王听信子兰的谗言对他非但没有重用而且是“怒而迁之”。 楚国政治状况已然如此,屈原终于失望了,残酷的现实束缚了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走向毁灭是必然。
贾谊的悲剧也是由于现实束缚了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造成的,他对汉初的政治状况有着敏锐而深刻的认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时弊。“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更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贾谊关于“封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政策,以及对对付匈奴的政策,都是特别深刻而具有前瞻性的,然而这种前瞻性和深刻性带给贾谊的却是朝廷元老的攻讦,“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继而是文帝“亦疏之,不用其议。”思贤若渴的汉文帝不是昏聩的楚怀王,他爱贾谊之才,一年内超迁他为太中大夫,作为一代明君他岂能因为朝臣的反对就对贾谊弃而不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贾谊改革措施的时机还没有成熟,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希望有个安宁的生存环境,百废待兴,虽然到文帝时期生产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休养生息的政策还需大力贯彻执行,他先知先觉意识到的社会问题还仅仅处于潜伏阶段,而没有真正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贾谊的思想深刻失败,和他一脉相承思想不及贾谊的晁错反而成功。贾谊被被贬至长沙王太傅,然而他没有真被文帝遗
忘,后被任命为文帝最爱之子梁怀王的太傅,文帝大抵是准备“老其才而后大用”吧。但是梁怀王由于堕马意外死亡,贾谊陷入了对梁怀王之死的深深自责中,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沉浸于政治主张不被采用的愤懑之中,使他不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才会抑郁而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