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化学·新课标(RJ)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例如汽油敞口露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灭火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发光、放热的剧烈 有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 温度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 破坏燃烧条件,使 燃烧反应停止 移走可燃物、隔绝空气 (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2.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①可燃物的性质;②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_____越大,燃烧越剧烈;③氧气的______越大,燃烧越剧烈。 3.爆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面积 浓度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 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4.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能源。 5.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汽油、柴油都是________分馏的产品,它们也是车用燃料,汽车排放的尾气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煤、石油、天然气 不可再生 CO、NO2、SO2以及烟尘 NO2、SO2 石油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 物和烟尘 甲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6.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变化,如木炭燃烧会________热量,称为____________;而碳酸钙高温分解会________热量,称为__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是人们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重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都能使燃烧更加充分。 放出 放热反应 吸收 吸热反应 提供足够的空气(或氧气)、使燃料与空气(或 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典例1:燃烧与灭火 例1 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7-1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1 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 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蜡烛可以正常燃 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解析] 本题借助魔术表演,考查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温度较低的铜丝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铜丝会吸收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着的蜡烛熄灭;若将铜丝线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此时铜圈不会再吸收热量,蜡烛可以正常燃烧。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化学·新课标(RJ) [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只要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灭火。当然回答此题要避免以下思维误区:有的同学误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铜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将铜圈罩在蜡烛火焰上,隔绝了空气,仔细观察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7课 第2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第5课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4单元 第11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8课 第2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于振兴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4单元 第9课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9年级历史下册 第4单元 第10课 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7年9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7年9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7年9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2单元 化学与生活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春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
- 2017年春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作业课件 岳麓版.ppt
- 2017年春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春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春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课件 岳麓版.ppt
- 2017年春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岳麓版.ppt
- 2017年春9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岳麓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