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骨血管瘤X线诊断
颅骨血管瘤X线诊断【摘要】 目的 探讨颅骨血管瘤的X线影像表现。方法 对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X线表现为颅骨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影,颅骨见骨质密度减低区。结论 X线检查对颅骨血管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颅骨;血管瘤;X线摄影
Skull Xray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LIU Shengxiong, ZHANG Kanglin, LI Lin Department of Imaging, Nayong xinli hospital,Guizhou 5533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hemangioma of the skull Xray imaging. Methods In 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In 5 patients,Radi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cranial outer protruding soft tissue mass,Skull bone density to reduce the area see。Conclusion X ray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of the skull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The skull; Hemangioma; Xray photography
--------------------------------------------------------------------------------
作者单位:553300 贵州省纳雍县新立医院影像科 颅骨血管瘤是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1],可发生于颅骨各部位,以额骨、顶骨最常见;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5例患者的资料及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颅骨血管瘤有4例在本院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男2例,女3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8岁。术中见病灶已侵蚀颅骨内外板,肿瘤呈暗红色蜂窝状,质韧,压之见少许暗红色血液溢出,切除病灶及周围部分正常骨质。病理切片见骨小梁间多量薄壁迂曲扩张的血管团聚集呈蜂窝状,诊断为:颅骨血管瘤。1例在外院手术及病理确诊。临床表现:既往均体健,无外伤史,头部局部见椭圆形肿块如小孩拳头大小,质硬,压痛,表面皮肤正常,5例均有间隙性头痛,发作无规律。
12 X线检查 使用北京万东500 mA X光机,日本富士CR系统。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2例位于顶骨,2例位于额骨,1例位于枕骨。
22 X线表现 5例患者中均有头部颅骨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影,其内见斑点状钙化影,局部颅骨见骨密度减低区,4例患者有颅骨外板处见放射状排列的骨针(图1,2)。
3 讨论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居多,病变生长缓慢,症状轻,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表皮正常,无痛,少数可有疼痛;颅骨血管瘤多为海绵型[2],起于板障,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骨质缺损区,边界清晰,一般为单发,偶尔多发,病变侵蚀颅骨内板和外板,并使板障增厚,可达2~3 cm,呈蜂窝状结构;内外板膨胀变薄(外板明显)或缺失,见有数量不等的钙化样高密度斑片、斑点或骨针,后者多自病灶中心向四周放射,外板缺失后,可形成向颅骨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头颅正侧位X线片示:局部隆突,内有与颅骨垂直之骨针,呈日光放射状,为反应性针状新骨所形成,典型的“怒发冲冠”表现[3]。
图1,2 顶骨见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缘骨质有硬化增生改变,其内见骨针影,呈放射状,排列较规则。
参 考 文 献
[1] 石木兰肿瘤影像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51852.
[2] 杨春燕,张新民,王济源枕骨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2):127.
[3] 廉宗澂,贺能树影像诊断学基本功.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1932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