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课如何应用对比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doc

历史课如何应用对比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课如何应用对比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课如何应用对比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堂历史课,往往也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这对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历史课教学不能单纯地讲解知识点,而是要想方设法做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知识的传授之中,使历史课也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当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数十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较多地运用对比法,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对比法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本方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对比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通常采用的对比教学法有古今对比、中外对比、正反对比等几种对比方法。 第一种,古今对比法。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是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要想更好地认识今天,就必须学习古代史。古今中外,爱国主义者、卖国求荣者比比皆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发出了“哀民生之多艰”之感叹,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心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为了捍卫和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他们不畏强暴,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他们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爱国主义者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詹天佑放弃在英国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献身铁路事业。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通过如此的古今对比教学,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第二种,中外对比法。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这突出地表现为三方面。其一,我国悠久的历史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是世界所公认的。通过这样的中外对比,学生纷纷为有这样悠久历史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其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直到明朝中期,一直都居世界前列。其中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学等方面的成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三,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一直领先到明朝中期。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的居民已开始种植粟和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被誉为“丝之国度”的国家。商周时期,我国的手工业已很发达,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就是最好的佐证。历史五大古都见证了我国古代城市和商业的繁荣。 第三种,正反对比法。古今中外史,都有正面历史人物和反面历史人物,也就是说,既有爱国者也有卖国者。在历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大力宣扬爱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要揭露和抨击卖国者的丑恶面目。这样才能更好地衬托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与高贵品质。比如: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兵,收复失地,这是爱国行为,符合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却遭到苟且偷安、卖国求荣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陷害。又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教学中,可将英勇殉国的邓世昌、奋勇杀敌的冯子材与卖国投降的李鸿章作鲜明对比。再如,为建立共和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作对比,使学生对岳飞、邓世昌、冯子材、孙中山等英雄人物及革命者更加肃然起敬,对秦桧、李鸿章、袁世凯等卖国求荣之流更加憎恨。通过对比,使学生增强爱憎分明情感,进而学习爱国者的爱国精神,立志做有理想、爱祖国的接班人。 比较是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比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柳明主编.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作品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3]张传俊主编.新课程鼎尖教案[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庞丹丹)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