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斜孔中矿体真厚度计算及建议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斜孔中矿体真厚度计算及建议探究

斜孔中矿体真厚度计算及建议探究摘要:在储量估算中经常用到矿体厚度,其计算有传统方法与简便方法两种。本文通过对两种计算方法的具体推导,认为传统方法是正确无疑的,但前提是准确判断穿矿时矿体产状。简便方法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在使用上是有条件的。建议储量估算采用传统方法。 关键词:斜孔;真厚度;计算公式 Abstract: in the reserves estimation it often used in the ore body thicknes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calculation have two simple methods.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two methods of calculating,thought that traditional method is correct and no doubt, but the premise is accurate judgement when wear ore form in ore bodies. Though a simple method of its reasonable side, but in the use is conditional. Suggestions by traditional approach reserves estimation. Keywords: inclined hole; True thickness; Calculation formula 中图分类号: P42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矿体真厚度是矿产资源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储量估算、计算平均品位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实际工作中,矿体真厚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穿矿长度、钻孔穿矿的天顶角、矿体倾角、矿体倾向与钻孔穿矿方向夹角四个参数进行计算,采用较多;另一种方法较为简单,不考虑矿体倾角、钻孔倾斜角及钻孔方位角,真厚度等于穿矿长度乘岩心轴与岩层面夹角之余角的余弦值或轴面夹角的正弦值,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本文对两种公式进行推导,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 1求真厚度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1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指由侯德义主编的教材《找矿勘探地质学》,见图1、图2。 钻孔垂直矿体走向时,如图1所示,计算公式为: M=L cos(β-α)(1) 图1垂直矿体走向真厚度计算 图2不垂直矿体走向时矿体厚度的计算 当钻孔截穿矿体处,钻孔倾斜方向不垂直矿体走向时,如图2所示,计算公式为: M=L(sinαsinβcosγ±cosαcosβ)(2) 式中:M为矿体真厚度;L为钻孔穿矿厚度;α为钻孔穿矿的天顶角;β为矿体倾角;γ为矿体倾向与工程方位的锐夹角。 (2)式中当工程方位与矿体倾向相反时用“+”,否则用“-”号,本文所讨论的均为“+”连接的情况,“-”号连接情况推导结果一样。 1.2简便方法 简便算法源于叶东虎编写的《岩层真厚度计算手册》。原文是这样的:“但在地质工作中,为了多快好省地取得地质成果,钻孔有时需要以一定的倾斜度打穿岩层,同时,钻孔也常常产生弯曲,在这种情况下,不论钻孔的倾斜方位如何,垂直岩层走向与否,岩层的真厚度亦等于沿钻孔方向穿过的岩层厚度乘岩心轴与岩层面夹角之余角的余弦值或岩心轴与岩层面之夹角的正弦值,即M=L·cosβ或L·sinβ,它不受岩层真倾角,钻孔倾斜角及钻孔方位角的影响”。为便于比较,原文公式中代表真厚度、岩层厚度的字母与传统方法保持统一。 M=L·cosα1或L·sinα2(3) 式中:α1为岩心轴与岩层面夹角之余角;α2为岩心轴与岩层面之夹角,规定为锐角。由于层状矿体也可以视作某一特定的岩层,所以公式(3)被部分地勘单位作为斜孔真厚度计算的依据,而被广泛采用(见图3)。 图3真厚度简便计算图 1.3不同方法的比较 对比图1与图3,如果在图3中钻孔方位垂直矿体走向,显然α1=β-α,传统算法与简便算法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简便算法未考虑“岩层真倾角,钻孔倾斜角及钻孔方位角的影响”,当钻孔方位与矿体走向斜交的情况下,用简便算法将可能出现误差。 先看看对图2的具体推导,首先,图2中A、D两点是钻孔穿矿点,AD线段即为穿矿样长; B点是A点在通过D点的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点。EF是矿体真厚,B点在线段EF上。CB连线代表了矿体倾向; BD连线代表了钻孔的方位。∠BAD即为天顶角α,∠ABE、∠BCF均与矿体倾角β相等,∠CBD即为矿体倾向与工程方位的锐夹角γ。 EF=EB+BF EB=AB·cosβ=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