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80例早产儿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
浅议80例早产儿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 探讨80例早产儿常见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早产儿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儿经治疗72例痊愈出院,治愈率达90%。结论: 重视监护、保暖,同时呼吸支持、预防感染、出血,治疗黄疸是治疗早产儿成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早产儿; 临床分析;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27-03
早产儿是指孕28~37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 g.特别是胎龄<33周的早产儿,各系统发育更不成熟,生存机能极低,易并发肺透明膜病、败血症、硬肿症、病理性黄疸、肺出血、呼吸暂停等,且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儿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儿常见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产科转入。80例早产儿中,男44例,女36例,31~32周2例,32~33周6例,33~34周18例,34~36周54例。体重<1 500 g 2例,1 500~2 000 g 32例,2 000~2 500 g 46例。分娩方式:剖宫产46例,阴道分娩34例。生后重度窒息4例,青紫窒息26例,无窒息50例。双胎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例,胎膜早破6例,前置胎盘1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4例,其它12例。
1.2 患病情况
硬肿症20例,肺炎18例,高胆红素血症16例,低 钙血症6例,低血糖4例,消化道出血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均为轻度。
1.3 治疗方法
1.3.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每4 h测体温1次,每2 h观察面色、测心率、呼吸,若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随时调整,并注意眼、脐、臀部等处的护理。
1.3.2 保暖防治硬肿症 本组患儿入院时体温低于36℃者12例,且同时伴有轻度硬肿,入院后均置入暖箱,根据体重调整箱温,相对湿度在50%~60%。使患儿保持在适中温度,箱温降至30℃~29℃时体温能维持在正常范围者可出暖箱。治疗硬肿症,采用维生素E局部涂擦按摩、红外线理疗,2/d,同时采用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 ml/kg?d,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 ml/d.
1.3.3 呼吸支持
根据面色及呼吸情况决定是否吸氧,有青紫及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一般鼻导管吸氧(间断)2~3天,浓度以30%~40%为宜。如有呼吸暂停同时给予静脉滴注氨茶碱负荷量4~6 mg/kg?d,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滴,根据呼吸情况维持量用药3~5 d.
1.3.4 喂养情况 吸吮有力者,均采用直接母乳喂养或用奶瓶喂哺早产儿配方奶粉,若吸吮力差、吞咽功能好,可用小勺或 滴管喂哺。为防止低血糖,一般于入院后均开始静滴10%葡萄糖溶液。生后1周以内总液量为60~80 ml/kg?d,1周后为80~100 ml/kg?d.
1.3.5 防治感染 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抵抗力差,易发生交叉感染,故每日用紫外线室内消毒1次,暖箱、听诊器,每日用消毒液擦拭1次,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同时根据患儿情况酌情使用抗生素。
1.3.6 黄疸的处理 轻者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和蒙脱石散,黄疸重者蓝光照射,时间1~3 d.
1.3.7 防治出血 早产儿易发生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入院后常规给予维生素K1 1~3 mg,1/d,连用3天。
2 护理措施
2.1 环境
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min.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辐射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抢救设备。
2.2 保暖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越高。体重大于2000g应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8%,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3 合理喂养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生后2~4h喂10%葡萄糖水2m1/kg,无呕吐者,可在6~8h喂乳。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喂乳量应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早产儿以配方乳为宜。吸吮无力及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