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解题关键之审题
高中物理解题关键之审题一、引言(审题的意义)
审题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它是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骤,它是解题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的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审题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读、思、记。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物理学得很好,可到了高中,上课时老师讲解的内容也听得懂,课后复习也能够掌握课本的内容,就是考试时总得不到理想的分数。试卷发下来才发现很多原本该做得出的题没有做出来,原因在哪里呢?关键还是审题不够仔细。
二、审题不清的原因
造成审题不清有很多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
1.看不懂题,不能建立物理模型。主要原因是不能把物理学科主干知识互相联系起来,知识点是独立的、分离的,没办法形成网络。
2.读错字,读漏字,造成曲解题目意思,甚至理解上与题目原意截然相反。比如: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与“重力不能忽略”,选择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等。
3.不会抓关键因素,被干扰条件影响。高考中经常出现信息题,这类问题信息量很大,其中有许多无用信息,如果被这些信息所迷惑,思路肯定会出差错。
4.不能找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的题目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图、表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三、审题方法步骤
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同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审题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谈。
1.要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解题时,先粗读,再细读。粗读确认该题是物理题还是化学题,确认物理题后要弄清是哪部分的题目,是力学、电学还是光学、热学等。了解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然后再细读,对题目的文字、插图的关键之处,细心领悟,仔细品味,解题信息不仅能从文字中获取,而且也能从插图中挖掘。
2.抓关键词
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那些叙述性语言有些就是“关键词语”,能否准确地发现并理解关键词语是审题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例1.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16m/s的初速度,a1=-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v2=4m/s的速度,a2=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
解析: 由“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可判定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距离最大。
在物理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扣住关键用语,能使解题灵感顿生。
3.挖掘隐含条件
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对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的隐含条件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例2. 重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若挡板顺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1、F2各如何变化?
解析: 题中由于挡板是缓慢转动的,隐含了每个时刻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所受合力为零。
物理一些模型中的隐含条件:
①质点:物体只有质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②点电荷:物体只有质量、电荷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③轻绳:不计质量,力只能沿绳子收缩的方向,绳子上各点的张力相等。④轻杆:不计质量的硬杆,可以提供各个方向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⑤轻弹簧:不计质量,各点弹力相等,可以提供压力和拉力,满足胡克定律。⑥光滑表面:动摩擦因数为零,没有摩擦力。⑦单摆:悬点固定,细线不会伸缩,质量不计,摆球大小忽略;秒摆,周期为2s的单摆。⑧通讯卫星或同步卫星: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即24h。
四、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在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重要性.doc
- 试论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doc
- 试论地铁机电设备监控及安装.doc
- 试论城乡统筹发展中乡村规划新方向.doc
- 试论多媒体设备管理及使用.doc
- 试论如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工作.doc
- 试论如何减少矿区内燃机车燃油消耗.doc
- 试论如何加强钢琴教学中弹奏训练.doc
- 试论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索精神.doc
- 试论如何培养及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语言修养.doc
- 澜起科技(6880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锦江在线(60065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经纬恒润(688326)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冠科技(0013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乐鑫科技(68801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德莱(60398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京新药业(00202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建新股份(30010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健盛集团(60355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江苏神通(00243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