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概况.docVIP

中医药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概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概况

中医药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概况【摘要】 目的 中医药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效果。方法 中药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上调控研究。结果 HBsAg转阴率为43.3%,总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与所选方剂有很大关系。结论 中医药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协同提高疗效作用。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药疗法;益肝汤/治疗应用 当前,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人群HBV总感染率高达50%以上,HBsAg阳性率达10%以上,其中慢性乙肝达1200万,而对乙肝及乙肝病毒的治疗颇为棘手。国内学者虽然首创了用白细胞介素2与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费用昂贵,主要着手于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进展,1984年前HBsAg转阴率仅约12-25%,到1987年止,全国公开报道的资料平均HBsAg转阴率为39.7%,滴度下降为32.2%这两年又有一些新进展,现将近几年比较好的经验简述如下:1 中药治疗简况 目前,对乙型肝炎辨证施治分型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常见证型:①湿热蕴结型,一般用茵陈蒿汤加减;②湿困脾土型,一般用茵陈胃苓汤加减;③肝淤气滞型,一般用逍遥散加减;④肝脾两虚型,一般用归芍异功散加减;⑤肝肾阴虚型,一般用一贯煎加减;⑥脾肾双虚型,一般用二仙汤合保无汤加减;⑦瘀血内结型,一般用当归活血汤加减;⑧痰瘀阻络型,一般用茵陈胃茯苓汤合硝石矾石散加减;⑨热毒炽盛型,一般用千金犀角散加减;⑩湿浊蒙窍型,一般用菖蒲郁金汤加减。王氏等以温肾法为主治疗HBsAg阳性者乙型肝炎60例,运用巴戟天、仙灵脾、兔丝子、桑寄生、丹参、陈皮、虎杖、黄芩等药组方,服药半年以上,HBsAg转阴率为43.3%。刘氏则着重补脾,自拟参芪汤(党参、黄芪、白术、陈皮、桑寄生、白花蛇蛇草、菟丝子、丹参、甘草、黄芩治疗HBsAg携带者32例,其中转阴18例,其余14例的滴度均有不成程度的下降。罗氏以调补气血清利湿热为治则,拟强肝汤(黄芪、党参、山药、神曲、当归、板蓝根、山楂、败酱草、泽泻、白芍、虎杖、茵陈、甘草)治疗85例子乙肝,转阴率52.9%。胡氏以基本方(炒党参、当归、茯苓、生地、熟地、抄白术、川芎、甘草)加减,GPT偏高去熟地,加田基黄、垂盆草、黄芩、龙胆草、土茯苓;TTT偏高重用当归、白芍;ZuTT偏高加黄芪、黄精;白蛋白偏低重用白术,加红枣;V球蛋白偏高加炮山甲,地鳖虫、灸鳖甲;碱性磷酸酶偏高加金钱草、茵陈,阴虚加天冬、麦冬、沙参、石斛,肝区痛加柴胡、丹参、刘寄奴、五灵脂,脾肿大加生牡蛎、灸鳖甲,HBsAg阳性加虎杖、女贞子、仙灵脾、肉苁蓉、巴戟天。结果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HBsAg阳性44例,转阴10例,滴度下降4例。钟氏以及基本方(当归、白术、柴胡、茯苓、虎杖、白芍、茵陈、白花蛇舌草、甘草)后减,湿热黄疸加蒲公英、败酱草,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山药,脾肾阳虚去茵陈加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气滞加川楝子、血瘀加丹参、延胡;肝肾阴虚去柴胡,加熟地,制首乌;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恶性纳差加藿香,砂仁,焦三仙;腹胀去甘草叫炒莱菔子,谷麦芽;牙龈出血加女贞子、旱莲草、三七等。结果治愈63例(肝功能正常,HBsAg转移)。好转5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0%。 叶氏以益肝汤(丹参、平地木、生地、桑寄生、黄芩、茵陈、六月雪、垂盆草、知母、蒲公英、百花蛇舌草、贯众、菟丝子、黄芪、紫草、柴胡、苍耳子)加减治疗乙肝及HBsAg阳性206例,结果HBsAg转阴者(连续三次阴性,每次间隔一个月)149例,占72.3%;转阴时间为56天至13月。齐氏以黄芪、贯众、百花蛇舌草、虎杖、丹参、土茯苓、甘草为基本方加减治疗乙肝100例,显效64例(HBsAg连续三次阴性,肝功正常),好转28例,无效8例。康氏等用乙型肝炎合剂(解橘叶、黄芪、栀子根、菜豆壳、葛根、郁金、甘草)治疗116例HBsAg阴性者,转阴88例,转阴率为77.8%。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各自研制的875冲剂、848丸、复方黄芪浸膏片,治疗乙肝无症状携带者,其中HBsAg转阴率40-42%,HBeAg转阴率为41-50%。 临床上应用的中成药还有强肝丸,当归制剂、南通蛇药,乌鸡白凤丸、田基黄片,夏方肝炎片,肝复康,黄精丹等,不在此作介绍了。2 中药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上的免疫调控研究 2.1 中医学对“乙肝”缺乏客观的分型“硬”指标,各医家主要根据四诊,运用八钢、脏腑、气血津液、营卫气血等辨证方法,结合自己的认识分型,所以意见往往不一致,有待今后统一。这给我们学用他们的经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然,从大的方面看,分型的依据是一致的,都是依据中医学辨证实施的理论。 2.2 据北京的第二传染病医院报告 “乙肝”分型从邪正方面来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