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违章操作心理举要课件
违章操作心理举要
一、侥幸心理
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b.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二 、惰性心理
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a.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b.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启动采煤机,请先调整好牵引链
三、麻痹心理
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
a.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职工居多)
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
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
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
三、麻痹心理(续)
a.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b.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c. 是因循环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正在工作的采煤机滚筒旁边停人
四、逆反心理
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把撑柱打在液压支架拉架千斤顶的缸体上
五、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不使用专用工具在支架保护下进行挑顶或处理伞檐
六 、凑趣心理
也称凑兴心理。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
a.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
b.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
七、冒险心理
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八、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a.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
九、无所谓心理
表现为尊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
a.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b.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
c.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
十、好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是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
真纳闷,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十一、情绪心理
情绪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情绪变化主要由应激事件对心理影响产生的,诸如:家庭暴力、离婚、家庭成员患重病或死亡、子女就业困难、家庭不和睦、操心日常开支、本人患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
情绪是心境变化的一种状态。
顾次此失彼、手忙脚乱。
高度兴奋导致不安全行为。
十二、 技术不熟练 遇险惊慌
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惊慌失措,甚至茫然。
无法进行应急处理,难断方向。
学习班结束了,可他照样找不到安全出口
十三、 工作枯燥 厌倦心理
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倦感。
重复不断无变化的、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
甲:看,风筒已破成这样子。乙:已下班了,快走。
十四、错觉下意识心理
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为严重。
一位配电工,自己在高压柜区域用绳子拉了一个禁区。在禁区外工作一会后,突然闯进禁区,把实际存在的危险区域错误地感觉为安全区域,结果触电身亡。
错觉是有刺激物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般不会消失(不同于幻觉)
十五 心理幻觉近似差错
莫名其妙的“违章”,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所致。有一个汽车司机因妻子刚生小孩,回家心切总希望沿途放行绿灯,到达交叉路口时竟将红灯视为绿灯,发生撞车事故。
十六、 环境干扰判断失误
在作业环境中,温度、色彩、声响、照明等因素,超出人们的感觉功能的限度时,会干扰人的思维判断,导致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32937-2016》知识培训.pptx VIP
- 3.1 波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应用密码学》配套教学课件.ppt VIP
- 演讲台风训练.ppt VIP
- 演讲比赛培训方案.pptx VIP
- 演讲台风适用于演讲训练培训.ppt VIP
- 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docx VIP
- JC-T 2027-2010 高纯石英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笔记》.docx VIP
- 宁夏平罗县几种典型土壤修正系数的确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