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产品1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霉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产品1课件

浅谈霉菌毒素快速检测产品 内容 霉菌毒素的概述 霉菌毒素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及其污染情况 霉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 霉菌毒素检测产品市场分析 一、霉菌毒素概述 二、霉菌毒素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全球大约每年至少25%的农作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全世界每年由于霉变污染霉菌毒素引起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对各农作物输出国的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霉菌毒素严重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因素,加上生产经营 上的落后,我国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霉菌毒素的种类 主要是由霉菌分泌出来的二级产物, 目前霉菌种类已经查证的有318种,其中曲霉属49种,青霉菌属92种,镰刀菌属36种,其他还有96属141种,而能够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共21类,340种。这些霉菌毒素能够引起动物不同的生理表现,其中有病名的霉菌毒素中毒病有23种。而这些霉菌毒素的命名很不统一,通常在畜牧生产中常见并能直接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   曲霉菌属-如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ltoxi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梭菌属-如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呕吐毒素(Vomitoxin)、T-2毒素等   青霉菌属-如桔青霉素(Citrinin)   麦角菌属-如麦角毒素(Ergotamin) 三、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及其污染情况 (一)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 AFT) 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寄生曲霉( A. parasiticus ) 和特曲霉(A.nomius)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B1,B2,G1,G2是存在的主要形式;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形成的衍生产物,主要存在于牛乳中。 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五氧化二砷(砒霜)的68倍。( 0.294毫克/公斤剂量的黄曲霉毒素B1,就能引起敏感动物的急性中毒死亡。) 1960年,由于食用了AFT污染的饲料,英国10万只火鸡大规模中毒死亡。 1988年,由于食用了含AFT的食物,造成马来西亚13名儿童死亡。 长期以来,由于检测技术落后,制约着对农产品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也限制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AF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划定为Ⅰ类致癌物。 (二)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 赭曲霉毒素由曲霉属和青霉属的某些菌种产生。有7种结构类似物,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毒性最强。 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种生长在粮食(小麦、玉米、大麦、燕麦、大米和黍类等)、花生、蔬菜(豆类)等农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 OTA易蓄积于组织中,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脏、肝脏。 OTA还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种毒引起肾脏损伤,大量的毒素也可能引起动物的肠黏膜炎症和坏死)被IARC划定为2B类可疑致癌物。 在亚洲、欧洲就北美的粮食及其制品中OTA的检出率为40% 。 2002年我国的OTA在小麦、玉米的限量标准为≤5μg/kg。 我国的OTA在饲料的限量标准为≤100μg/kg。 (三)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ON) 又称F-2毒素,主要产毒菌株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 玉米、小麦、燕麦和大麦等易受到ZON污染,猪和牛等家畜吃了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谷物和饲料后,可引起动物的雌激素中毒症。 它可干扰动物和人体的性周期,引起雌激素综合征,表现为性早熟、乳腺肿大、子宫内膜增生、睾丸萎缩和脑垂体催乳素分泌增加等,大量摄入可导致胚胎畸形和不孕症。 ZON可通过受污染谷类作物或被污染的肉、奶等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 2002年我国的ZONEN在小麦、玉米的限量标准为≤60μg/kg。 我国的ZON在饲料的限量标准为≤500μg/kg。 (四)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 DON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主要产生菌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 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人畜摄入了被DON污染的食物/饲料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 近年来发现DON可能与人类食管癌、IgA肾病有关。 DON在全球污染相当普遍,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及其制品。 由于DON的危害严重,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谷物及饲料中DON的含量有严格的限量标准,我国谷物中DON的限量标准为1.0mg/kg 。 预防的措施 防霉:是根本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