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从乡村到城市.PDF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磨从乡村到城市

2017-08-02 星期三 责编:徐瑞 值班主任:李皓 责校:秀莲 热线: 96369 8457123 ·老西宁 B09 河湟村镇记忆系列报道之四河湟村镇记忆系列报道之四 河湟地区村落的命名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类便是以 过去存在于村子中的某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命名,本 期《河湟村镇记忆》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西宁市城中区 南川东路的一个村子,由于这个村子土壤肥沃,水量丰 沛,所以农作物产量很高,是西宁重要的产粮区之一,这 里就是水磨村。据民间传说,清朝时一名姓李的村民曾 在他们村中南川河流速最大的一段建了几盘水磨,每到 丰水季周边村民都会用这些水磨磨面,来往的人络绎不 绝。到了后来,就连村民们互相寒暄打招呼,都会问对 方:“你从哪里来?”或“你到哪里去?”,对方的回答则是: “我从水磨来。”或“我到水磨去”。久而久之,这个南川 河沿岸的小村子就被人们称为水磨村了。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水磨村如今已成为居民小区水磨村如今已成为居民小区 宁 西 老 水磨水磨::从乡村到城市从乡村到城市 青海新闻名专栏 本报记者 徐瑞 水磨村东靠水磨大山,南接逯家寨, 逯家上堡(今天的逯家寨),下段为逯家 水磨村这个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后,曾 辖。1952年水磨乡人民政府成立,水磨 西邻南川河,北与红光村接壤。南川东 下堡,后来逯家下堡才被人们叫做水磨 几次被合并,最终并入今天的西宁市城 乡从此有了自己的行政机关。1962年沈 路穿过村中,通往湟中、贵德等地。 村。水磨村村党支部书记贺顺安说:“南 中区。村中的老人杨永泰曾是水磨村村 家寨人民公社成立,并成立了水磨大队, 有关水磨村的历史,很早以前就被记 川河在夏秋雨季时,水量非常大,流速也 党支部书记,老人一生居住在水磨村,他 此后水磨又归西宁市城西区管辖。那时 录在《沈家寨乡志》中了,根据记 很快,所以这个时候磨面的量就大,冬天 见证了水磨村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 候水磨大队的社员总共不超过八百人, 载,水磨村之前还有一个名称叫 水量少,村民们磨面就会非常困难。我 落到今天城市变化的过程。杨永泰说: 人们按照队里的分配被安排住在今天的 印 作逯水下堡,这是因为村子里有 曾听过村民口中对水磨的描述:‘石头层 “新中国成立以前,水磨村的范围很大, 水磨村,如今的水磨村又属于西宁市城 一条从湟中县总寨乡流经南川 层不见山,短短路程走不完。雷声隆隆 方圆一公里以内全是水磨村的地。1951 中区管辖。过去水磨村四大姓的人最 记 东路一带用来灌溉农田的长水 不下雨,大雪纷纷不觉寒。’所以当年用 年湟中县第一区新民乡划成湟中县第九 多,他们是李姓、贺姓、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