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第二课时(共25张PPT)
* 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 二. 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每一个人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也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第一部分 :履行分内职责 请同学们阅读P50页中间关于 红其拉甫边防哨所的文字, 读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想一想 每个人都履行份内的职责对维护公共利益有何重要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这特定的社会角色。每种社会角色都与一定责任相对应。如果每种职业角色所要求的分内责任都得到了履行,社会就能和谐有序的运转。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就是为维护公共利益尽了一份力。 第二部分:公共责任中的社会责任 请观察以下几幅图片。 并评析它们的行为。 你是否曾是漫画中其中一员? 说一说这些违反社会规范对人对己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什么是社会公德? (阅读第50页第三段文字)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低线伦理。 维护公共利益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更重要的是在公共社会中,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为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而努力。现代社会是一个讲规则的社会。生活空间越大,需要的规则越多。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 在电影院观看影片 情 境 你的做法 在马路上行走时 在超市购物结账时 在郊外野餐时 在公交车上见到老 弱病残孕时 在遇到国际友人时 材料一: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 材料二:2008年1月自费去湖南抗雪救灾 13位唐山农民的图片和资料。 他们为什这么做? “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月6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下午,宋志永与同村的12位普通农民一起,自费包车奔赴湖南,去帮助当地人民抗雪救灾, “我们干不了技术活,但可以抬工具、运材料。”宋志永就是怀着这样朴素的想法, 奋斗在抗灾抢险第一线。 2012感动中国人物——何玥 材料:何玥,一位来自广西的12岁农家女孩。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何玥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2012年11月17日凌晨,何玥因患脑瘤晚期被确定为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分别捐献给了两名尿毒症患者和一名肝病患者,使3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讨论思考: 何玥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何玥的义举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时候,有时个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就像投掷于湖面的小石子,会荡起层层涟漪,波及很远的地方, 带动更多的人自愿,自觉的维护公共利益,投身于公共事业。 案例展示: 12岁的何玥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还不忘善济他人,她的无私奉献的义举深深撼动了八年级学生晓雯。晓雯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加入义工,为维护美丽泉城的环境卫生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可是,她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妈妈的坚决反对。妈妈说,中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搞好自己的学习,现在服务社会付出的代价太多了,太耽误时间和精力了。晓雯很纠结…… 晓雯妈妈说的有道理吗?晓雯该如何选择? 对个人的影响: 维护公共利益的好处;赢得自尊和自信,容易被他人接受和认,可获得奖励,赢得荣誉,得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 维护公共利益的代价;有时要忍受一时的不便,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有时要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不好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 请阅读P53页~P54所有的文字。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做些什么? 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1、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主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2、我们要服务社会的意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社会的能力。3、我们可以从我 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