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
导言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本草指药物学及药学专著。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东汉,非一人所著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 共载药物365种 根据药物的功效分为上、中、下品三类 《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 载药730种 自然属性分类法的创始 (玉石、草木、 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 《雷公炮炙论》--南朝,雷敩 我国第一部炮炙学专著 《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 --唐,苏敬等 我国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共载药物844种 首创《药图》,并以《图经》加以说明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宋,唐慎微 载药1558种 图文并重、方药兼收 为后世保存了古代方药的文献资料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集本草学大成之著作,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本草学的成就 载药1892种 分类先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为以后植物学分类打下了基础 在训诂、语言方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成就。 二、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一)产地 1、来源:植物、动物、矿物和人工制品。 2、道地药材是特定地区生产的优质药材,含有药材货真质优之意,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药用部位(植物药) 全草、叶、花、果实、种仁、根、树皮和根皮。 附:各地道地药材 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 江苏的薄荷,苍术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河南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山东的阿胶 宁夏的枸杞子 内蒙古的甘草 山西的黄芪、党参 浙江的白术、白芍 云南的三七、茯苓 广西的肉桂 广东的砂仁 (二)采集 1、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采收,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 果实和种子类多在果实成熟时,采摘有些应在果实尚未完全成熟时采集,少数药材要在幼果未成熟时采摘。 根和根茎类:一般在早春或深秋季节采收。 树皮和根皮类:树皮药材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至于根皮药材,多于秋后采剥或春秋两季采剥。 2、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主要根据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而定。 3、 矿物类药材 大多可随时采收。 * * 三、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炮制目的: (1)减毒 (2)增效 (3)改变药性或功效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及矫臭、矫味 四、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一)四气 又名 “四性”, 是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二)五味 辛:散(发散表邪)、行(行气活血)。 甘:补(补益)、缓(缓急止痛和缓解毒性)、和 (和中焦、 调和诸药)。 酸:收敛固涩,此外有生津和开胃作用 苦:泻(通泻、降泻和清泻)、燥(燥湿)。 咸:泻下和软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