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翼”到“现代”:交汇中的延续和综合 - 暨南大学学报.pdf

从“左翼”到“现代”:交汇中的延续和综合 - 暨南大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左翼”到“现代”:交汇中的延续和综合 - 暨南大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65期       No.10 2012 Jinan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umNo.165  从“左翼”到“现代”:交汇中的延续和综合 ———论战后至1950年代的香港诗歌 黄万华 (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香港,在中国大陆之外再次开辟了一个接纳、延续、丰富中国现代文学多 种血脉的空间。与同时期的中国大陆、台湾不约而同盛行“战歌”、“颂歌”不同,香港新诗,此时却以左翼诗 歌、都市“乡土”诗、现代主义诗歌等多形态并存的局面跨越了“1949”。以个人的“在野”性表达对现实的批 判,都市写作中形成的前卫实验诗风和社会现实性的结合,构成香港左翼诗歌的重要走向;“外来”和“本地” 交汇,“传统”和“现代”延续,成为诗坛的深层次格局;而《文艺新潮》等延续的“从香港到上海”,绝非单纯的 现代主义或城市文学传统,而是“跨越1949”的现代文学传统。这些都提供了中国大陆、台湾同时期诗歌中缺 乏的经验、实践,促进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发展。 [关键词] 香港诗歌;战后;左翼诗歌;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12)10-0034-07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的香港,刚刚走出 艺生活》、《新诗歌》以及《华商报》副刊刊发了 战争浩劫,又开始经历“再殖民”,却在中国大 大量左翼诗歌。左翼诗人团体“中国诗歌艺术 陆之外再次开辟了一个接纳、延续、丰富中国现 工作社”(1946)、“中国新诗歌工作者协会” 代文学多种血脉的空间。与同时期的中国大 (1946)更是有组织地开展左翼诗歌运动。“战 陆、台湾不约而同盛行“战歌”、“颂歌”不同,战 后香港左翼诗歌的独特之处,是它同时具有国 前与小说相比并不显得强盛的香港新诗,此时 统区和解放区诗歌的特点,既有‘翻身诗歌’、 [1]69 却以左翼诗歌、都市“乡土”诗、现代主义诗歌 方言诗,也有城市讽刺诗。” 但“国统区和解 等多形态并存的局面跨越了“1949”,成为日后 放区诗歌的特点”都是中国大陆文学的产物,这 中国新诗史重要的一段历程。 使得此时香港左翼诗歌强调的“斗争”、“革命” [2]59 等新的主题 和大众化的取向基本上服务于 一 大陆的政治性目标,等到大陆政治性目标实现, 左翼诗人再次北上,此类左翼诗(可称为“南来 战后香港首先聚集起大批左翼诗人,包括 左翼诗歌”)也呈现衰微。所以,更值得关注的 黄药萌、邹荻帆、楼栖、薛汕、戈阳、黄雨、陈残 是另一类香港左翼诗歌。 云、黄宁婴、吕剑等,其掌控的《中国诗坛》、《文 战后香港左翼力量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南  [收稿日期] 2012-06-15  [作者简介] 黄万华(1950—),男,上海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45—1950年代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文学转型研究》(批准号:08jA751024); 10BZW099)。 国家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