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练习6年级.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句子练习6年级

句型练习题6年级 ?浅谈小学语文句型转换“三为主”的教学 [日期:2009-05-06] 来源:南新小学??作者:张莉萍 [字体:大?中?小]?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笔者过去在这方面的教学欠重视,结果是上层学生掌握了,中层学生一知半解,下层学生如坠云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没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重视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后来,笔者通过思考和实践,摸索出一个“三为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以针对性典型句型训练为主。 ????句型转换有基本方法,要学生掌握方法,就要以训练为主。训练要有针对性,应该是一个课时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有一个课时解决所有句型转换的问题的想法。集中教学“火力”突破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性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和识记,特别有利于下层学生的掌握。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安排一个课时,“反问句换成陈述句”一个课时,“换成转述句”一个课时等等。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这些课时安排要间隔开来,不要连续进行为宜。另外,在期末复习时也要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综合训练和检查。既然是训练,训练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内容须求典型,不能偏、繁、难,比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中的陈述句主要有三种情形:1、肯定陈述句。2、否定陈述句。3、双重否定陈述句。出示的内容就要以这三种形式为典型,不要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式,如带直接引语或复句之类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也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思想教育意义。 ????二、以指导合作探究方法为主。 ????句型转换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笔者通过归纳,把这些方法编成一些易诵易记的顺口溜。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的顺口溜是:……怎么会(能)……呢?难道……吗?有“不”去一“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处。那是不是在课堂上要学生把这些顺口溜背下来就行了呢?不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笔者和学生一起参加探究和归纳句型转换的方法。首先,笔者将事先制作好的典型例句卡片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找出句型转换的方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进行巡视指导和点拨,还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和他们一起探究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结果,接着集思广益,一起归纳。最后,引导学生一起把归纳出来的方法编成顺口溜。 ????三、以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掌握句型转换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当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一定的境界,句型转换也就不再是一道难逾越的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主要方法还是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大量典型的例句。第二步是以小组的形式创设情景说一说,如练说“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可以两人进行,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第三步是做练习题。先由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可自查、互查、抽查、汇报结合),必须对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评讲。第四步是搞个“句型转换擂台赛”,学生互相出题和答题,轮流攻擂。通过以上巩固和运用为目的的训练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标。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过程。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一)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