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措施
目 录1 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7
1.1 一般规定 7
1.2 营业线施工 36
1.3 材料加工管理 39
1.4 料库管理 41
1.5 成品、半成品 42
1.6 办公生活区 44
2 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47
2.1 铁路附近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47
2.2 停电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47
2.3 电缆过轨管敷设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48
2.4 跨越带电线路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48
2.5 高处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49
2.6 大型设备吊装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49
2.7 开通送电安全控制措施 50
2.8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51
2.9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52
2.10 文明施工实施措施 52
2.1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53
2.12 文物保护措施 55
2.13 消防措施 55
1 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1.1 一般规定
1.1.1基本要求
1 2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 施工人员应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要求,佩戴安全帽和上岗证,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
4 施工必须采用合格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材料等。现场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停放位置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同时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5 同一工点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共同制定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办法,做好协调,共同执行。
6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气象、水文和地质灾害等相关信息,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
7 施工作业指导书安全措施完善,交底至作业层。
8 施工前应了解施工范围内地质及地下埋设的各种管线设施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9 施工现场水、电等临时设施必须合理规划,管路、电力线、通信线等布置应规范。
10 班组负责人在每天开工前,应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向作业人员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11 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事故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12 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3 发现安全隐患和发生安全事故后,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4 施工现场应将液态、固态等各类废弃物集中,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妥善进行处理,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1.1.2 检查要点
1 杆塔基础
1) 线路测量技术要求:
以设计定立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杆位横线路方向偏移不大于50mm。
1%。
于1′30″。超过0.5 m。计要求,深度允许偏差为+100mm、-50mm;拉线基坑深度允许偏差为-500mm。
双杆基坑的中心误差不应大于±30 mm;两基坑深度宜一致。
直线杆的中心桩位置,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3%;35KV架空电力线路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1%。
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 mm,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不应超过50 mm。
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班每5基或不满5基单独取一组。
按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其拉线基础,每腿(基在12h内开始养护,但炎热有风的夏日,应在3 h内开始养护。当气温高于+5℃时,基础应经常淋水养护;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露天浇水养护,而应采取暖棚养护方法。对于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5个昼夜,在特别炎热、干燥的地区应延长2-3d。
9) 底盘、卡盘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检查符合规范规定。底盘的圆槽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直线杆卡盘与线路平行,并在电杆左右两侧交替埋设;承力杆的卡盘应埋设在承力侧;卡盘与电杆连接紧密;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在妨碍和危及列车安全运行地段测量时,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并设置防护人员防护。
1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与地下设施和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设备管理单位应向施工单位现场划定地下埋设物位置范围。施工单位并按规定逐级交底到施工作业人员;作业时,设备管理单位应进行现场监护和指导。
12) 当基坑靠近房屋、围墙时,应由施工技术人员调查后,提出具体的施工防护方案并组织实施,否则禁止开挖,避免由于坑壁不稳造成房倒墙塌,伤及人员。
13) 坑边不得放置重物和工具,弃土应距坑边0.6m以外,堆土高度不应超过1.5m;深基坑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19) 基坑作业应在基坑作业周围设置围栏、围挡等防护和警示标志,夜间设置红色警示照明标志。
20) 浇注前应清理干净坑内杂物,并对基坑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基坑的稳固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测量学基础复习题程序.doc
- 安全技术交底范本程序.doc
- 安全技术交底汇编程序.doc
- 安全技术交底汇总程序.doc
-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程序.docx
- 测试脚本录制、测试代码编写、针对实验代码进行自动测试的步骤、方法和实现情况程序.docx
- 安全技术交底项目对班组程序.doc
- 安全技术台帐之三(安全技术交底程序.doc
- 测试理论-题目程序.docx
- 测试设计说明模板-v1程序.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