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理性机器《社会动物》编辑手记.docVIP

别了,理性机器《社会动物》编辑手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了,理性机器《社会动物》编辑手记

别了,理性机器《社会动物》编辑手记我最早注意到戴维·布鲁克斯,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他富有思辨色彩的专栏评论。作为《纽约时报》明星级的专栏作家,他自嘲自己是时报所有专栏作家里的最后一个保守分子——诚如他所言,我觉得他写的东西既不愤世嫉俗,也不装腔作势,仅有平实的文字和缜密的逻辑,煞是好看,难怪他的名气会大到连白宫都会打电话问他打算写点什么。自本世纪初提出“BOBO族”的概念引发全球范围大讨论后,去年他出版的《社会动物》一书再次让他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前月,我拿到了《社会动物》的英文版,准备着手进行该书中文版的出版工作。打开包裹的一刹那,我便立刻被该书极具品质的封面俘虏了:暗红的主背景色与亮白微凸的标题,既让人读出平静与热情、睿智与焦躁的结合,同时又不给人以突兀、死板或轻浮的感觉。除此之外,设计者使用白、粉、绿、黄、黑等颜色勾勒了多幅一男一女两人或大或小、姿态各异的线描图案,表现着社会、两性、人际交往等内容。它们仿佛在揭示着本书副标题——“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又抽象得让人捉摸不透——或许这恰恰是设计者的用意所在,当真精妙。 策划《社会动物》让我备感压力。要知道,对一个编辑而言,因其自身原因导致书的美好不能表露于外为人所知,从而滞阻了优秀文化的传播,是最让他痛苦的事。令人意外的是,紧张感在阅读书稿的过程中一点点消散了,这完全要归功于布鲁克斯的叙事方式。在书中,他精心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角色——一对美国的夫妻:丈夫哈罗德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妻子埃丽卡则是来自贫民区破碎家庭的中墨混血儿。哈罗德和埃丽卡经历着人生的磨练,逐渐变得成熟、睿智,这是本书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让人愉悦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成功和交流的故事,是两位主人公继承双亲与祖辈的优良传统,经历考验与磨练,最终决定相守一生的故事。编辑时,我经常不知不觉陶醉于精彩的描写之中,主动去探寻角色行为背后的隐藏意义,甚至有时会忘记自己是在审读稿件!这真是太危险了,现在想想还有点脸红。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出身不够显赫,智商也不超群,也没有足够传奇的好机会,那么他们到底是怎样取得成功的?一方面,他们拥有很好的个性:精力充沛,诚实坦率,值得信赖。在遭遇挫折时,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尝试,也肯承认错误。他们拥有充足的自信心来应对风险,也具备足够的诚信来持守承诺。他们尝试发现和弥补自身的不足,为自己的过错赎罪,并且拥有足够的自控力,以免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恶劣的举动。另一方面,他们也拥有另一种同样重要的能力——“街头聪明”。他们善于对人物、情境和观点作出解读。如果让他们面对一大群听众,或者将堆积如山的文件、报告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直觉就知道该怎么办——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怎样做能取得丰硕成果、怎样做只是白白浪费时间。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的技巧,就像娴熟的水手在大海中导航的技巧一样。 人的本质终究还是动物,所以人更愿意依靠本能的直觉去进行一些判断,这大抵是《社会动物》的核心思想。布鲁克斯说:“把人视为会对经济刺激做出反应的理性机器?现在看来我们必须跳出这个思维框框。人类的决策过程并非是理性的,而是彻头彻尾的下意识。”乍一看到这些观点,我很震惊,因为我一直认为理性是人类相别于动物的最大进步之一。但随着编辑工作的进行,我认识到理性是建立在观察聆听等感性方式获得的信息之上的逻辑思考,将理性无限扩大化,无限拔高无异于自掘坟墓。书中实验方面的摘录(如喝咖啡期间触碰几率的国别差异)读来也相当有趣,布鲁克斯无数次用自己以朴素著称的语言阐释了一个又一个道理,令人或会心一笑,或拍案称奇。 在美国亚马逊上有这样一则评论:“《社会动物》将很快成为你读过的最幸福的成功故事。”而我想说:“编辑《社会动物》已经成为了我最幸福的经历之一。”大到全书的整体统筹,小到书眉的精细调整,每一件琐碎的工作,我都会不自觉地为之倾注全力。在幸福与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这本书终于成功出版了。 请记住,你是一个“社会动物”,可能还是一个在读《社会动物》的“社会动物”——这种阅读过程,其实正是感性地验证作者理论的过程,一定会让你产生奇妙之感。那么,就让我们和理性暂时告别,专注地听听布鲁斯特在说些什么吧。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