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质冲淡感情议论文
物质冲淡感情议论文
篇一:试析初中生议论文中“人情味”的渗透
龙源期刊网 .cn
试析初中生议论文中“人情味”的渗透
作者:马明琳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年第03期
[摘要]在最讲究人情的国度——中国,一些初中生的议论文习作中,却很少让人感受到应有的“人情味”。其实,在议论文写作中恰当地融入一点“人情味”,毫无疑问,可以增强议论文对读者的感召力与吸引力。“人情味”不但不会冲淡议论文的理论力量,更会为议论文与读者架起信任的桥梁。从三方面进行论证,探究初中生议论文写作中需要“人情味”的重要性。
[关键词]议论文 人情味 体现 感召力 吸引力 信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5)070027
众所周知,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但在目前,有些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在反映客观事物过程中套话空话连篇、语言生硬、论述偏激;更有甚者,论述语言尖酸刻薄、危言耸听、极尽骂人之能事。大家都知道,古往今来中国乃注重人文、倡举伦理、体恤民情、抚慰民生的文明古国。所谓“厚德载物”说到底就是“宽以待人”,“以德服人、以情待人”。然而,在社会科技一日千里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在最能反映现实的议论文中却感受不到应有的“人情味”。我认为,在当今的议论文中,特别是在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中更应该多一些“人情味”。
一、恰当地融入“人情因素”可以增强议论文的吸引力
一提“人情味”,有人就误解为“儿女情长”。其实不然,所谓的“人情味”无非是指人之常情,即人与人、人与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足以动人心弦的情感素质。毫不讳言,在人类的各种特性中,再也没有什么比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更能引起人类的普遍同情和兴趣的了。丝毫不可否认,“人情味”是激发议论文生命的原动力,因而也是议论文最具魅力之所在。与其他写作体裁相比,议论文恰恰更需要这种原动力量。作为论说文,议论文有时所论及的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它往往是调动抽象思维,运用抽象语言进行写作,而它的语言相对枯燥、缺乏生气。如果不在论述的表现章法上另辟蹊径、别具一格,恐怕就很难引人惠顾。所以,在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中倾注浓浓的“人情味”,会使你的议论文成为有血有肉的精彩华章。
譬如,一位学生在议论文习作中论述“公权私用、法外行政、非法作为”时,在表现手法上就很独到。小作者为了论述一个严肃的话题——平凉市崆峒区公安分局将法律程序踢开,弃法律规章于不顾,公权私用、法外行政、非法作为或乱作为,在文章一开始就人情化地设置了一幕喜梦惨断的悲剧:
篇二:高考作文——悲悯
悲悯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一个不具有悲悯之心的人,是断不会懂得珍爱自己,更谈不上去关爱和扶助别人的。如果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点点丢掉它的悲悯之心,最终丢掉的将是社会良知和道德文化的灵魂。我们不能对人类的不幸和苦难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应该常怀悲悯之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悲悯是善的本质,是善的源头,是善的表现。做人要常怀悲悯之心,常拥有温情。
请以“常怀悲悯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思路点拨】
悲悯情怀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命题,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很多作品中的人物——风雪中脚步蹒跚的祥林嫂,身穿单秀却心忧炭贱的卖炭翁,寒风中蜷缩在街角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常常触动人们的悲悯之心,令人产生同情、怜悯、悲伤等等繁杂的情感。这种情感令人充满爱心,从而去关爱他人,进而合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盈。
“悲悯之心”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促使人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乃至世界,从而思考人生的意义。写作中,应该注意,应该注意体现题目中的“常”字,国为这个字暗示“悲悯”是一贯的关怀,是一种行为习惯,是性情的自然流露与长期表现。具体写作中,可以侧重表现为什么要“常怀悲悯之心”,应该怎样做,以及常怀悲悯之心的意义。
【突破方法】
一、审题
题目是一个动宾短语,说的是人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和行为意识。写作中,应该注意体现题目中的“常”字,因为这个字表明这里的“悲悯”是一种行为习惯,是性情的自然流露与长期表现;同时应注意,“悲悯”是哀伤而同情意思,它的对象是处于生存困境中的弱者,行文中不要弄错对象。具体写作中,可以侧重表现为什么要“常怀悲悯之心”,应该怎样做,以及常怀悲悯之心的意义。
二、立论
愿天下人都有一颗悲悯之心;
常怀悲悯之心,让生命感动;
常怀悲悯之心,让世界更温柔;
常怀悲悯之心,让爱洒满人间;
常怀悲悯之心,使人性显得更真实;
三、思路示例:
(一)纵向式
生活中没有悲悯之心的种种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