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实务考点.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评实务考点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拟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的恶臭物质(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或其它具有刺激性臭味的物质的,如有机胺类、含硫化合物等; -生态现状调查主要采用的方法: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生态监测法、遥感调查法、海洋生态调查法、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法。 -废气处理措施:a冷凝法:低温冷凝挥发气体回收,适用于沸点较高的有机溶剂挥发废气。b吸收法:水、水溶液或特定溶剂的逆流接触吸收,适用酸性或水溶性较好的废气或溶解于特定溶剂的废气。c吸附法:活性炭或其它合成高分子填料对废气的吸附,适用于大部分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d燃烧法:包括催化氧化法,废气吸附浓缩后或直接引入辅助燃料进行燃烧,或催化条件下高温氧化,分解成水和CO2,适用于可燃性有机废气或恶臭气体。e机械除尘:沉降、旋风除尘等利用重力和空气动力学原理机械除尘。f过滤式除尘:利用布袋等过滤材料除尘。g静电除尘:利用电厂对带静电粉尘威力的吸引除尘。h湿法除尘:利用喷淋、水幕水帘等与粉尘的密切接触,依靠惯性、截留、凝聚作用除尘。I烟气脱硫:干法脱硫(效率低)、湿法脱硫(现在常用) -废水处理措施:a预处理(一级处理):格栅、沉降、气浮、隔油、砂滤、中和调节、化学沉淀等。b中间处理(二级处理):絮凝剂混凝、生化法(好氧生化之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接触氧化法;厌氧生化法;生物脱氮脱磷法)、微电解法等。c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法(超滤、电渗析、反渗透)、相转移法(吹脱、汽提、萃取、蒸发、结晶)、臭氧氧化、二氧化氯消毒 -清洁生产分析:①工艺设备先进性分析②产品清洁性分析③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分析④废物利用水平分析⑤污染物产生指标分析⑥管理水平分析⑦清洁生产建议 -第一类污染物是一些汞镉铬铅铍银镍苯并(a)芘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的选用的原则 ①依据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如环评未做具体要求,应核实污染物排放受纳区域的环境区域类别、环境保护敏感点所处地区的环境功能区划情况,套用相应的执行标准(包括级别或类别)。有害物质限值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点所处环境功能区确定。②依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以及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③依据建设项目环保初步设计中确定的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处理效率、处理能力、环保设施进出口污染物浓度,废气排气筒高度。对既是环保设施又是生产环节的装置,工程设计指标可作为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④环境监测方法应选择与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方法。⑤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常用的方法包括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生物多样性评价法、景观生态学法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 序号 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 浓度限值 单位 一级 二级 1 二氧化硫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20 50 150 60 150 500 μg/m3 2 二氧化氮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40 80 200 40 80 200 3 一氧化碳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4 10 4 10 mg/m3 4 臭氧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100 160 160 200 μg/m3 5 颗粒物(PM10)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40 50 70 150 6 颗粒物(PM2.5)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15 35 35 75 -废气有组织排放标准限值的规定 A.废气排放浓度按行业类别确定。 B.废气排放速率按污染源所处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排放速率的限值按排气筒高度确定。 C.若排气筒高度处于标准列出的两个高度值之间,用内插法计算排放速率;若排气筒高度大于或小于标准中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用外推法计算。 D.排气筒不能满足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内建筑5米以上要求时,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E.新污染源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标准规定最低排气筒高度时),其排放速率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F.两个或以上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近距离排气筒,应依次合并为1根等效排气筒,等效排气筒排放速率按相关计算方法计算。 G.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污染物排放浓度、排度速率必须同时达到标准限值,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 水污染排放口的考核 A.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