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文章.-江苏省震泽中学语文学科中心.doc
1 定格
高三(11)班 王婷芳
可以把肖邦弹奏得好像没有在弹
轻点再轻点
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
真正震撼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
可以是
最弱的
最温柔的
——《一夜肖邦》
钢琴般梦幻的肖邦之夜,充满了西方现代的高雅气息,让思维定格在灵魂深处,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叮咚叮咚的钢琴音符唤醒了内心的古典风雅,回归到中国式的美感之中,那温柔的、沉醉的,摇曳着我们灵魂的昆曲,飘渺如云。
定格昆曲之美,定格人生之美。
舞台上的演绎短暂华美,轻轻地舞动,画面交织在聚光灯下,仿佛人生的漫漫路途融进在了那虚拟的情节中,让人产生似真非真,如梦似幻的错觉。或许,这就是昆曲独特的虚拟之美吧!昆曲以其与众不同的生命本质,勾勒出唯美的人生画卷。
有人说,有一种生活方式叫“昆曲”,有一种生活态度叫欣赏昆曲。昆曲,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着中国文化的古典之美,将写意之美幻化进人类的追求与享受之中。
有时,我们匆匆忙忙,被停不下来的节奏驱赶着,忘了应该追求什么,把生命撕得凌乱。或许,那是缺少了一种固定的程序吧!如果,我们找到了一种仪式感,让生命有章可循,可能一切都会简单一些,生命也会变得庄重,至少,我们懂得了对它的尊重。
于是,我们开始在昆曲的殿堂中找寻遗失的“生命程序”。
开门,关门。
正冠,捋髯。
饮酒,喝茶。
上山,下山。
一个动作,一次坚持。充满仪式化的表演艺术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生命也可以如此连贯,这种固定化的写意给了我们一个温婉的归宿,毫不矫揉,亦不造作。
生命在特定的程序下继续着,但是它并不僵硬。因为我们会寻找调剂,在高度中寻找风雅。
在昆曲中,我们找到了折扇的风雅。“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媒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一把小小的折扇,将文者的飘逸儒雅,武者的坦荡开阔,丑角的诙谐幽默,媒婆的八面玲珑以及僧人道士的不同凡俗展现地淋漓尽致。在变幻的折扇中,我们也同样领略到了不变的风雅气韵。
折扇,如同生命中一尘不变的风景,不断重复、雷同。但是,只要我们变幻一下心情,为生命涂抹不同的色彩,换一种风格,就能在程序化的格式中体验到别样的精彩,给生命的纬度增添高雅的情致。
昆曲,仿佛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在规矩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天空。
而人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定位,在约束下舞出灵魂的过程。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信念在支撑,挣脱束缚,拥抱自由。于是,我们戴着“镣铐”,激情炫舞。就这样,在特定的模式下,我们不断演绎新兴的风格,舞动得如此诗意,征服了放飞心灵的自己,开始陶醉自我,陶醉世界。
舞出极致的我们解密着人生的代码,想要释放出生命最美的一面。于是,我们慢慢拨开层层云雾,最终发现了类似昆曲的生命特质:程序之美、风雅、突破式的舞动。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温柔,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生命的唯美在此时一一定格。
定格昆曲之美,定格生命之美。
指导老师:王建荣
2 定格
高三(13)班 吴张佳妮
因着一碧的遥天,我走入这一季的太湖。
暮秋经过一角河滩的沙石地,一丛丛银灰色的芦苇顺从着风力,像敷衍开的云层。
数只水鸟薄薄地依偎在牵强的秋风里,弯着身子衔起水下自己浅浅的暗影。芦苇也弓着背,乘着风势,妄想垂钓碎在水里的日光和不慎掉进去的云翳。
芦花追着仓皇喧嚣的风,如皑皑时光从岁月的屋檐抖落。只有那一茎茎白发提示着它,它的衰老,以及将奔赴的一场盛大的死亡。
心下不由怆然,一切的生命终将奔赴枯衰和凋敝,蓬勃的如此,褴褛的如此,所有如此。
也许曾经,春风吵醒过它在黑暗中的萌蘖,蝉鸣鼓噪的浅夏为它窈窕的腰枝抹上了一层层的茶绿,也许曾经,在船橹的摇曳中敛裾,在唱晚的渔歌中浅笑,也许曾经,披上淡紫的雾霭,切下了一小片黄昏,和风缠绵起舞……
堂皇转眼凋零,那些用心演绎的极致,退化成了一种符号,竟只匆匆定格在生命短窄的旅途里。
然而,这不只是生命,生命也绝不只如此.生命的状态不在盛开或是闭合.芦苇最终把自己沉淀下去,落入厚重的泥土,把褴褛和枯衰留在了水面.它只是沉得住气,只是坚持着并忍耐着——如同种子在雪下静静梦想。等到第一缕春风的召唤,饱涨的生命力又会蠢蠢欲动,向外冲突,开启下一个轮回。
我才明白的,芦苇这样的韬光养晦,只是为了哺育第二年的春天啊!
原来,时间从未被定格于死亡里。上一季被窟藏的梦想,洇漫在辰光里,我小心翼翼地开封,生怕搅动一点点的醇香——要知道,死亡不是梦的遗弃;生命营造之初就注定了它的凋零,所以死是归宿,新的营造又建立在死的废墟上,所以死又是起点。芦苇的美,从不在于它孱弱纤细,而是在于周而复始如潮汐般的生命力呵!它用一个梦塔连了死亡和新生,这便是它的智慧。
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上帝把每一个生命定格在干硬的河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