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
原子吸收现象:1802年;应用于分析:1955年,Australia 物理学家 Walsh A 建立 AAS 分析方法;
60 年代中期发展最快。
AAS 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与AES 的相似
之处是产生光谱的都是原子;不同之处是前者是基于“基态原子”选择性吸收辐射能而产生的光谱 (共振
吸收线)而后者是基态原子吸收辐射能后被激发,当跃迁至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谱 (共振发射线和非共振发
射线)。
Flame
Monochromator
Hollow Cathode Lamp
Detector
Atomization System
Sample Nebulization
优点:
-9 -14
1.灵敏度:火焰原子法,ppm 级,有时可达 ppb 级;石墨炉可达 10 --10 .
2.准确度高,可达 1-3%。
3.干扰小,选择性高;
4.测定范围广,可测 70 种元素。
不足:多元素同时测定有困难;对非金属及难熔元素的测定尚有困难;对复杂样品分析干扰也较严重。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 共振线
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能量最低的激良态)所吸收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在 AAS 分析中就是利用处于基态的待测原子蒸汽对从光源发射的共振发射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
二、基态原子数与总原子数的关系
待测元素在进行原子化时,其中必有一部分原子吸收了较多的能量而处于激发态,据热力学原理,
当在一定温度下处于热力学平衡时,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服从Boltzmann 分配定律:
N /N = g /g e(- ΔE/kT)= g /g e(-h /kT)
j 0 i 0 i 0
从中可以看出:
N /N 的大小主要与“波长 (激发能或激发电位) ”及“温度”有关
j 0
a) 当温度保持不变时:激发能(h )小或波长大,N /N 则大,即波长长的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数目多;
j 0
但在 AAS 中,波长不超过600nm, 换句话说,激发能对N /N 的影响有限!
j 0
b) 温度增加,则N /N 大,即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增加;且N /N 随温度T 增加而呈指数增加。
j 0 j 0
但 N /N 都很小,一般小于 1%。实际工作中,T 应小于 3000K,且波长小于 600nm,故对大多数元素
j 0
来说 N /N 均小于 1%,N 与 N 可勿略不计。N 可视为基态原子数。
j 0 j 0 0
总之,AAS 对 T 的变化迟钝,或者说温度对 AAS 分析的影响不大!
而 AES 因测定的是激发态原子发射的谱线强度,故其激发态原子数直接影响谱线强度,从而影响分
析的结果;即在AES 中须严格控制温度。
三、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廓
1) 原子吸收定量原理
以频 为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