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内涵打造两河森林公园的报告
金牛区委、区政府:
为响应金牛区委、区政府“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统一建设”的建设方针,加快两河森林公园的建设进程,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本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社区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相互协调的原则,提出将两河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锦绣天城”(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建议,现将建设思路汇报如下:
一、“锦绣天城”项目提出背景
1、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助推文化产业兴博
在社会竞争正逐渐由“经济竞争”转向“文化竞争”的今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世界经济已走进向文化要财富的新阶段。城市文化全面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尤其是成都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无疑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掀开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世界过程中留下的记忆,它既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标识,也代表了一个民族前进的历程。政府多次强调抢救、保护和发扬这些民族的精神财富,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化部决定于2007年6月在成都举办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并落址于两河城市森林公园。大会的召开,将有极大地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而带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同时,也为两河森林公园注入了新的文化主题。
2、两河森林公园建设的迫切需要
两河城市森林公园是成都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而重点建设的环城十大公园之一。公园南起清水河,对接青羊区,北至摸底河,与高新西区接壤,规划占地面积5600亩,总体布局上分为两河社区、商业街和城市森林三大功能区。
经过两年的运作,两河森林公园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进入了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原有公园定位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生态功能为主、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统一的原则,为公园注入文化灵魂,赋予其更具生命力的主题,并通过统一规划、市场化运作,实现投入产出平衡。将会有利于两河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项目建设的初衷。
3、与“金沙·蜀郡”项目一起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据悉,与两河森林公园紧邻的百仁村绿地项目将打造为“金沙·蜀郡”蜀文化主题公园。该公园以蜀文明发展历程为背景,既是成都3000年历史文化精髓的浓缩,又是成都目前最有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涵盖了文化体验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演艺产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产业布局。同时,“金沙·蜀郡”也是做大“金沙文化”的重大举措,建成后将成为城市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商贸中心。借助“金沙·蜀郡”蜀文化主题公园的启动,继续放大文化主题概念,将蜀文化融入到华夏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规划和演绎,做好与“金沙·蜀郡”项目的对接与延续,正是“锦绣天城”的最佳发展方向。
4、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004年文化部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已经表明,文化主管部门在文化体制改革迅猛推进的形势下,正在为不同所有制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政府宏观调控正在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为主的方向转化。
成都置信与汇源集团都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成立以来一直以“立足社会、回报社会”为企业宗旨。汇源集团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较雄厚的实力,为成都市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成都置信则成功开发了芙蓉古城、国色天乡、红格温泉旅游等多个大型复合性文化旅游项目,在旅游产业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业绩已得到市场的认同以及各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并已形成自己在品牌、团队和营销方面的领先优势。两个公司希望通过强强联合,积极参与金牛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与金牛区共同发展。
二、“锦绣天城”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思路
1、项目定位思路
“锦绣天城”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核心,形成与金沙文化相呼应,并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华夏文明(非物质文化)为内容,突出蜀文化与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立体式、多角度展示华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的灿烂与厚重,形成以文化、旅游、教育、休闲、娱乐、商贸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
(1)演绎中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
通过承办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将本项目建设成为非物质文化交流、聚会、展示和发展的平台,以市场化的手段,孵化出具备发展潜力和广受欢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衍深产品,将本身生命力强的项目进行放大和拓展。运用资源的整合,将埋藏在文化背后的财富张力释放出来,推动项目的发展,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观园。
(2)成都“大金沙”文化圈的延续
毗邻于欣欣向荣的高新科技园区,以及活力四溢的中海国际社区,“锦绣天城”项目将充分整合这一区域的优势资源,以两河环抱的森林公园为载体,延续和发展“金沙·蜀郡”项目的文化主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