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网络的自相似业务模型及其性能评价W-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docVIP

高速网络的自相似业务模型及其性能评价W-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网络的自相似业务模型及其性能评价W-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doc

高速网络的自相似业务模型及其性能评价 ( 张连芳 薛 飞 舒炎泰 (天津大学计算机系,300072) 摘要 本文介绍了90年代高速网络性能评价领域中一个重大发现, 即真实的网络业务具有自相似性。传统的基于Markov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对自相似业务已不再适用,需要研制新的模型与工具。文中首先介绍了自相似过程的数学定义及其性质,然后讨论了重尾分布和诺亚效应及它们与自相似过程的关系。本文还介绍了几种生成自相似业务的方法和自相似业务模型下队列系统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我们在这一领域正在开展的工作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自相似业务 长相关 重尾分布 FARIMA模型 队列性能评价 THE MODELS OF SELF-SIMILAR TRAFFIC ON HIGH-SPEED NETWORK AND THEI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Zhang Lian Fang,Xue Fei,and Shu YanTai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great discovery in the area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speed network since 1990,i.e. the real traffic has self-similarity.The consequence of the discovrey is that the conventional Markov models are not applicable to network traffic modeling. The new models and tools are needed to develop. First, we give a mathematical definition of self-similarity; then a discuss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self-similarity is followed. The relationship of heavy-tail distribution and self-similarity is also discussed. Several methods of generating self-similar traffic data and two famous results of queueing analysis based on self-similar traffic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e last, we talk about some of our works that are under development. Keywords Self-Similar, Long-Range Dependence, Heavy-Tail Distribution, FARIMA Model,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1. 前 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够获得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九十年代初期,BellCore的研究人员采集了大量关于Ethernet 和可变比特率VBR(Variable Bit Rate)视频业务数据[8][2],并使用分形(fractal)的思想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证实:真实的网络业务具有统计上的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其后,各国研究人员也对世界上现有的一些网络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例如: · Paxson和Floyd采集了大量有关广域网业务的数据,其中包括许多TCP到达过程。Paxson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11] 。 · Klivansky等人对分布于全美的NSFNET中的核心交换机进行了采样,并分析了NSF广域网的业务特性[6]。 · Addie等观测分析了澳大利亚高速数据网FASTPAC,该网可提供速率为2Mbps到10Mbps的服务,联结了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1]。 Crovella等观测分析了WWW业务,这些业务反映了数以百万计的文档请求[4]。 Siddevad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