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案_第23课_美术的辉煌教材.doc

2012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案_第23课_美术的辉煌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新古典主义是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为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形成的借古开今的潮流。 (2)特点: ①内容上,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作品 作品简介 大卫 《马拉之死》 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庄严和永生。 《拿破仑加冕》 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完成这幅画,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安格尔 《泉》 1856年,76岁高龄时作完这幅名画。初为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 【名画欣赏】 大卫《马拉之死》: 马拉作为法国大革命中雅戈宾派的领导人之一,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帝·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 在这幅画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凶手已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正从马拉的胸口流出来。他的左手仍旧紧紧握着凶手递给他的一纸便笺,上面清晰地书写着: 1793年7月13日??马丽·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马拉:?我是十分地不幸,为了指望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 握着鹅毛笔的右手无力地垂落在浴缸外。脸上是一种因被害而愤恨和痛苦的表情。这幅画的构图较为单纯,马拉是死在他为人民而工作的岗位上的。他那悲壮的形象,值得法国人民为之哀痛和崇敬。木墩下有一行题字“A·Marat,David”(献给马拉,大卫)。光线显然是从左侧投入的,它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 画面的明暗处理比较调和,具有纪念碑式的立体感。大卫用他的画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我们在观看这幅画时,不要忽略了木墩上平放着的纸币和便条。从便条上的字可以看出,那是一个同情革命的人写给马拉的信: “请把这五个法郎的纸币给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虽然是个不易引起注意的细节,但它点明了马拉这个人物的历史意义。他在为人民的利益忘我地工作着。 一年后,拿破仑发动热月政变,大卫不得不将此画涂上一层厚厚的铅白颜料转移他处。1825年画家死后,这幅画的命运也未能好转。直到1893年,即《马拉之死》第一次公展后的100年,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博物馆(即比利时皇家博物馆)才把它正式收藏起来,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大卫《拿破仑加冕》:《拿破仑加冕式》是大卫的另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才完成这幅画,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这幅画描绘的是1804 年12 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皇帝加冕式的宏大场面。为了巩固帝位,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显得“合法”,他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巴黎为他加冕。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当教皇举起皇冠要给拿破仑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来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拿破仑的举动是想说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挣来的。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这幅画没有再现拿破仑自己的加冕式,而是描绘了他给皇后加冕的场面。大卫为什么不直接描绘教皇为拿破仑加冕的情形?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根据历史记载,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按常规跪在地上让教皇为他加冕,而是夺过皇冠自己戴上。大卫回避了这一事实而创作出一幅“跑题”的作品,人们猜想,画家这样做的目的大约是不愿意让教皇难堪吧。 安格尔《泉》:《泉》大概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就开始酝酿了,那是在1820年的事,为什么事隔36年后才最终完成此稿呢?这还得从他的学生保罗·巴尔泽和亚历山大·德戈弗两人说起。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他早在1807年就画过一些草图,后来不满足前人已画过的“维纳斯”样式,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二十六年以后(即1856年),当他已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