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IK细胞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
CIK细胞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和发展现状
姓名:吴建军
摘要:CIK细胞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它能够同时表达CD3 和CD56 两种膜蛋白分子, [1]既具有T 淋巴细胞强大的杀伤活性,也具有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时的非MHC限制性。与其他过继性免疫治疗细胞相比,CIK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副作用小、对正常骨髓造血的影响轻微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 CI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其死亡率居各种疾病的第2 位, 并且在我国仍呈现出上升趋势。
随着肿瘤对人类生存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应对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肿瘤治疗的新药物、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细胞生物治疗已经初露锋芒,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中重要的发展方向。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 K) 、浸润肿瘤淋巴细胞( TIL) 及CD3 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 的杀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CIK 细胞最早是1991 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chmidt Wolf 等[2] 首次报道,他们发现在多种细胞因子(INF-γ、CD3 单抗、IL-1α 和IL-2)的作用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可以被定向诱导并大量增殖成为肿瘤杀伤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 和CD56 两种膜蛋白分子,因此具有T 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
与其他过继性免疫治疗细胞相比,CIK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副作用小、对正常骨髓造血影响轻微等优点。因此, CIK细胞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
CIK细胞治疗肿瘤的优点
CIK细胞增值活性高
通过INF-γ、CD3 单克隆抗体、IL-1α和IL-2诱导外周血或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生成免疫活性更大的CIK细胞,经过2~3周的扩增,CIK细胞的数量可达20~100倍左右,平均增加约25倍。经扩增后的达到近似疗效所需的细胞数较之LAK细胞约小1~2个数量级,[3,4]而且在体内应用时完全无需联合使用重组人IL-2,避免了产生相关的不良反应。CIK细胞的高增殖活性解决了体外扩增效应细胞所获细胞数量少的难题。[5]
CIK细胞杀瘤活性强
CIK细胞中主要以CD3+CD56+T细胞为效应细胞。实验证明,CD3+CD56+细胞主要来源于单个核细胞中的T细胞(CD3+CD56-),而非NK细胞(CD3-CD56+)。因为同时具有NK细胞的表型特征(CD56+))))))))) 穿孔素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以插入靶细胞膜,并多聚化形成管状结构,破坏靶细胞膜的结构。而颗粒酶是一类丝氨酸酯酶,进入胞浆后可以直接活化胞浆中的蛋白酶,使细胞发生凋亡)Xl,DAD1和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2]另外,CIK细胞识别靶细胞后,细胞表面表达的高水平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相互识别,通过Fas触发靶细胞内部的凋亡程序,使靶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CIK细胞输注体内后,在宿主机体状态或肿瘤抗原刺激下转变成具有杀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T细胞增殖活化,发挥抗瘤作用。[13]
4 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发展现状
4.1 DC细胞和CIK细胞共培养
树突状细胞(DC)是最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成熟的DC细胞可通过Ⅱ型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等途径提呈肿瘤抗原,有效的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CIK细胞和DC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两个重要部分,两者联合可以确保高效的免疫反应。[14]研究表明,DC细胞能够诱发肿瘤宿主对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提高肿瘤宿主免疫效应细胞的细胞毒活性。Marten[15]等将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和同源DC细胞共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DC和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共培养14天后,CIK细胞的增殖倍数比共培养7天时高出2倍左右。共培养24小时后,DC细胞白细胞介素-12的分泌量是单培养时的对6.93倍。与DC细胞共培养的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因此,对DC细胞共培养的CIK细胞的研究将成为细胞免疫治疗的重点。
4.2 细胞因子基因的转染技术
由于CIK细胞的扩增对外源性细胞因子的依赖性,因此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将相关基因转入CIK细胞,不仅可以减少外源性细胞因子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CIK细胞自身的抗瘤活性。[16]
Lu[17]等发现CIK细胞培养过程中CD56分子的表达是IL-2依赖性的,但单独IL-2的存在却会降低培养后CIK细胞的表型变化幅度。Schmidt-Wolf[18]将包含人IL-2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CIK细胞治疗转移性实体瘤,发现转染后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数字医疗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 110kV变电站预试定检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VIP
- 2025年21年一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题 .pdf VIP
- 2024年南昌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word版.docx VIP
- 非煤矿山露天采石场主要风险分级表.pdf VIP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 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化操作流程.docx
- 2025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重点中学高三5月模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 .pdf VIP
- 湘少版-英语-四下-Unit1_单元测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