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孩子心上那把“锁”.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打开孩子心上那把“锁”

如何打开孩子心上那把“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开始有意回避父母,有了心事也不轻易吐露,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却摆脱不了孤独感,于是用一把冷漠的锁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世界里…… 孩子拒绝父母,其实是在呼唤父母,呼唤他们来拯救他。 父母为何成“闲人” 程磊今年17岁,是上海一所中学的高二男生。他学习成绩不错,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一个学期以来,父母发现他性情大变:不再和父母说知心话了,总是刻意回避与父母交谈,甚至对父母的问询爱答不理,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前几天,程磊不知从哪儿买来一个“闲人免进”的牌子,钉在自己房间的门上。 “您不知道,我家刚刚装修过,门都是新的。他用四个粗粗的螺丝钉固定那个该死的牌子,油漆掉得斑斑驳驳,门框一处还被弄裂了!”程磊的妈妈闫女士气愤地说,“这还不算,您说,我家就三口人,爸爸妈妈怎么就成了家里的闲人了呢?” 闫女士想与儿子好好谈谈,解开儿子的心结,可是程磊断然拒绝,任由妈妈唠叨,只是一言不发,他还给自己的抽屉上了一把大大的铁锁。闫女士束手无策。 昨天,闫女士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听班主任说,程磊最近在班里少言寡语,好像有点不合群,学习成绩也有波动。班主任还告诉闫女士,班里有五六个学生和程磊的情况差不多,好像是心理出现了什么问题,建议家长带孩子咨询一下心理医生,马上要开始高三总复习了,孩子可别出什么乱子。 “会不会是学习压力太大的缘故?”闫女士问我,“近来媒体总是报道中学生自杀、自残、伤人的事件,我心里直打鼓,莫非我儿子也有了心理疾病?” 我接下了这个咨询案子。 第二天,程磊极不情愿地来到咨询室。通过我半个小时的努力,他终于肯跟我交谈了。他告诉我,进入高二下半学期,学校在赶课程,提前学高三的内容,所以同学们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他有些偏科,物理、化学越来越听不懂,心里很压抑。“老师和同学看我的眼神都变了,透着看不起的意思。”程磊说,“所以我尽量不和他们的目光接触,平时也很少跟他们说话。”程磊这样疏远老师和同学,本意是避免受刺激,“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静静疗伤”,没想到越来越落单,变成了一只“孤燕”。 “爸爸妈妈也瞧不起你吗?”我问。 “他们倒没有瞧不起我,不过,妈妈太唠叨了,整天管我的学习,自己不懂还问个没完。更要命的是,她老是趁我不在的时候翻我的抽屉,几乎每天都要查看我的QQ空间。她以为我不知道,可她的网络技术太烂了,逃不过我的法眼。” “妈妈是关心你,怕你关键时刻有什么闪失,尽管做法欠妥。” “我讨厌这样的关心!”程磊有点激动,“我有隐私权,我已经长大了,她不能以关心之名干涉我的生活!她没这个权利,是监护人也不行!我也没有事事向她汇报的义务。”他好像在展示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看得出,他缺乏安全感,并因此显得好斗。 “那个闲人免进的牌子,你是在哪儿买的?我的咨询室也想挂一个。”为缓和气氛,我笑着问。 “酒店用品商店。本来我想买个请勿打扰的牌子,可我觉得警示力度不够,问店员有没有军事重地,请勿靠近的牌子,人家说没有,只好买这个。” “那为什么那么牢固地钉在门上?” “因为那个牌子翻过来是请即打扫,我怕刺激妈妈,好像她是清洁工似的,所以就钉死了。” “你的同学中,像你这样孤僻的孩子多吗?”我问。 “不少!”程磊肯定地说,“我的同桌马清宇,暑假中曾经整整一个月不出家门,就在家里上网,和陌生人聊天。我们班这样的宅人还有好几个,男生女生都有。网上说现在宅男宅女是普遍现象,不是什么心理疾病吧?” 我笑而不答。 谁给青春上了锁 我和程磊会面的第二天一早,闫女士就急不可待地来到咨询室,见面就问:“昨天谈得怎么样?程磊回家就夸您呢!” “夸我什么?”我问。 “夸您理解他。您不愧是心理专家,一定有不少与青少年交谈的技巧吧?” 我笑了笑,举重若轻地说:“没什么,我只是耐心听孩子说而已。” “那他都说了什么?您给诊断诊断,他得的是哪种心理疾病?孤僻症还是抑郁症?” “孩子没得什么心理疾病。”我说,“他拒绝和您交流,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闭锁现象。” “闭锁?”闫女士低头琢磨了一下,“嗯,是怪形象的,他真像是给自己的心上了一把锁。”说着,猛地抬头,“可是,这正常吗?” “所谓心理闭锁现象,主要特征是封闭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程磊的表现不算特别强烈,所以不用担心。”我说。 闫女士苦笑了一下,说:“您能不能说得通俗一点?” 我告诉她,心理闭锁现象一般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一,原本喜欢说笑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喜欢沉思默想;第二,原本喜欢结伴活动的孩子变得渴望离群独处;第三,渴望有不被打扰的独立小天地,包括独立的房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