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跨文化适应探究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跨文化适应探究摘要: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既是我国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力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只有适应城市文化,才会最终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真正融入城市。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laborers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urban industrial workers, but also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olving the issues of citizenization for new generation migrant laborer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urban life, only adapting to city culture, can new generation migrant laborers eventually complete their change in role and really integrate into the city.
关键词: 农民工;新生代;跨文化适应
Key words: migrant laborers;new generation;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321-03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务工、经商,形成独特的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的是“80后”、“90后”农民工,他们占农民工总数的60%,约有1亿人,基本上已成为我国农民工队伍的主体,他们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存在,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文化。[1]文化适应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基础,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走进农民工的心理世界,才能真正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1 新生代农民工的跨文化适应状况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根据John W.Berry的“Berry的理论框架”和Ward及其同事的跨文化适应的“两个维度”理论,可以从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方面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跨文化适应。
1.1 心理适应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居民虽“共居”于同一城市空间,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却是隔离的。对于这些农民工而言,他们大多数人希望融入城市,但发现自己没有或者不太可能被城市完全接纳,容易产生对自己身份认同上的迷茫,使他们成为漂泊心态的人,漂泊心态容易导致他们的自律性降低,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责任感,并容易导致自卑、怨恨等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生活满意度上的失衡 在城市中,农民工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为城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付出相比他们得到的却微不足道,他们在居住、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就业不畅、报酬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社会歧视、教育培训缺乏等现象的广泛存在,让他们感到无奈与迷茫。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容易导致农民工子女情感认知上的失衡。一旦遇到挫折,“新生代民工”本已不平衡的心理,就容易被激发被扭曲,从而酿出悲剧来。如果没有及时的对策,长此以往,无疑会酿成社会冲突。
1.1.2 城市归属感上的不足 “我们宁肯饿死在城里,也不会再回农村”——这是“新生代民工”的“共识”。他们没有什么务农经历,因而他们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乡土情结。比起父辈,他们更希望留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依赖感要远远大于农村。新生代农民工要融入到城市中,常常会面临城市的贫富差距、就学受到户籍限制、同工不同酬、政策对城市居民的倾斜、市民对外来人员的排斥、歧视等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思想尚未定型的新生代农民工情感认知和心态上的失衡。从而是他们对自我身份定位很模糊,心里很想融入城市,但是无法得到肯定和支持,具有边缘人的特征,无法对城市产生强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能力.doc
- 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doc
- 政治课逆向课堂教学模式.doc
- 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doc
- 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doc
- 政治高考复习指导及备考建议.doc
- 政法院校法科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探究.doc
- 政策松绑,外资民资参及页岩气盛宴.doc
- 政策生命周期-决策中前瞻性考量及其意义.doc
- 政策网络氛围下合作治理.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