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渗透.docVIP

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渗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渗透摘 要:留守儿童是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结果,当前,我国中学的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十二到十五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却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于父母外出,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成为一个冷漠、没有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 关键词: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240-01 一、借助文本熏陶感恩教育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感恩教育因素,是进行学科渗透的好教材,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和挖掘文本的内涵,努力使语文学习和感恩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学会如何感恩。 案例:学生取下布条,回到座位。师:刚才,我们只是体会了三分钟黑暗,如果让你蒙上一个小时、一天、一年、甚至像海伦凯勒这样“蒙上了”一辈子,我想我们同学肯定会疯掉。但是,海伦凯勒却没有……同学们,比起海伦凯勒,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是的,我们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它让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以上案例,是一位教师在学习《海伦凯勒》一文时,通过让学生亲身体会三分钟的黑暗,从而感受海伦凯勒的不幸,与自身对比,使留守儿童懂得感恩。 二、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感知“恩” (一)父母之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背影》中的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仍然强忍悲痛地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的,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有《我的母亲》,作者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胡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自然之恩 自然之恩这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恩”。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燃起了人们爱美心灵的火炬,吸引了人们寻觅美、赞赏美的双眸,故而众多的文人骚客举笔挥毫、引吭高歌,留下了数不清的千古绝唱。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祖国之恩 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颂诗《黄河颂》歌颂了我们的母亲河,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八年级下册民间文化专题单元中《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的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这些课文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的民间文化。 (四)社会之恩 社会之恩,雷锋怀着对救苦救难的共产党的感恩而刻苦学习,克服困难,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乐于助人,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使得“钉子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羚羊木雕》中感知好朋友万芳对“我”的友恩,即使可能会被妈妈打也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从《出师表》中可以感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诸葛亮感恩图报,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从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感知师恩,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 三、借助评语,升华感恩意识 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正确地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以课堂与课后作业为平台,充分借助教师评语来评价学生,使留守儿童从内心得到启发,让他们明白如何去感恩,从而升华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你今天的表现很让老师感动,你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感恩,老师知道你平时很少说话,但你有一颗热情的心,你在帮助了别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