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利颖-在起点托起明天希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利颖-在起点托起明天希望

石利颖:在起点托起明天希望教育是什么?说起这个问题,会有千百种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对于37岁的石利颖来说,教育就是爱的给与和付出。十八年的幼教生涯,让这个当年崇文区大杂院里的小丫头成长为今天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开朗乐观,充满阳光,善于和孩子沟通,如果非要列举出石利颖的优点,那么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于孩子充满爱心,有自己的青春在幼教的道路上一刻不停的探索和前行着。 用爱心浇灌花朵 “真心实意地疼爱孩子,才能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石利颖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需要页页翻、行行看。”在石利颖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与成长需求,因此,“教育要在充分认知每一个孩子不同特点的基础上,以最优化的方式出现,才能让每个孩子在适宜的教育行为下获得成功的人生初体验。”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从19岁便开始从事幼教事业的石利颖已经整整探索了18载。她力求营造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愉快成长,在走进了一颗颗幼小童心的同时,也找到了适合她们发展的教育。面对腼腆内向的孩子,石利颖爱护有加,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当众表现,让她们敞开心扉、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班上曾有一个孩子壮壮,聪明、执拗而不合群。一次,壮壮闹脾气,坐在小椅子上,一边挥舞胳膊一边使劲踹桌子,结果小椅子朝后仰去,石利颖急忙上前想搂住他,脚底一下失去平衡,身体便向前倾去。她怕撞到孩子,赶紧用右腿支撑地面保持平衡,右膝盖重重地撞到地上,全班小朋友都吓坏了,石利颖忍着剧痛站了起来,看到满脸惊恐的小“肇事者”,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什么,继续带孩子们活动。接下来的几天,壮壮异常平静,石利颖没有刻意去和他说话,她在等待。一天午睡时,她坐到了壮壮床边,壮壮一直眨着眼睛默默地看着她,终于,他悄然起身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老师的伤处。那一刻石利颖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孩子的内心善良而敏感,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慢慢的,那个时时刻刻要发脾气的壮壮不见了,小伙伴们越来越喜欢他。 就是这样,在石利颖的班级里,没有“坏孩子”,只有个性不同的孩子,没有“笨孩子”,只有兴趣不同的孩子。石利颖在发现并挖掘着专属于每一个孩子的精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花儿,我要做的,就是发现并培育每一朵花儿的美丽。” 让经验照亮世界 “吸纳源头活水,方能获得清渠如许。”——石利颖 不断研究、学习、思考,深刻把握幼儿需求、学科特点,积极寻求适宜的教育策略,才能在先进理念与行为之间搭建桥梁,真正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在十八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坚持走在园所教改科研第一线,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积极参与国家、市区立项课题十余项,研训一体促进自身成长。每一项课题她都全力投入,潜心钻研,尤其在国家级重点课题“做中学”实验中,为了完成好每一个探究活动,她常常要对每一个实验过程、每一种探究方法、每一个操作材料进行反复研究与实践。 石利颖至今仍记得刚工作时的一幕。一次,一个孩子问她:“石老师,什么菜里含的胡萝卜素最多?”石利颖想都没想:“胡萝卜呗!”第二天,孩子拿着妈妈写的一张纸条来幼儿园,她说:“石老师,我查了,很多蔬菜的胡萝卜素含量都比胡萝卜多。”这件事对石利颖触动很大。“如果孩子不去查,可能一辈子都有这个错误概念。”从那时起,石利颖认识到教育来不得半点马虎。 一开始,石利颖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真的一点经验都没有。2002年,石利颖参加教育部“做中学”项目,开始了她科学教育的探索之路。为准备一节研究课,石利颖常常是翻阅大量资料,向有经验的园长、同事请教,在图书馆一扎就是一天。 “认识滚动这个课题的形成源自孩子们的灵感。”石利颖告诉记者,幼儿园组织小游戏“打保龄”时,因为球太少,孩子只得排起长队等待。后来,小朋友们就从家里拿来各种球类代替保龄球。石利颖趁机发问,只有圆形的东西会滚动吗?在随后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从家里找来各种她们认为能滚动的物品,有奶粉桶、擀面杖、酸奶瓶……石利颖还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和圆台模型,让孩子们在观察物品滚动后,在事先准备好的大白纸上用铅笔追踪轨迹。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尖叫:“酸奶瓶滚不成直线、跳棋子原地转圈圈!”孩子们在实验中培养了尊重事实、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 为引导幼儿探究“磁铁的磁力”,石利颖从铁锁、夹子、曲别针等20余种能够被磁铁吸引的常见物品中反复推敲,确定了中号蝴蝶夹子、六角螺栓和螺母3种实验材料进行预实验,为孩子们直观了解磁力打下基础。 为了使实验更加符合孩子特点,石利颖每次都在看似简单重复的实验过程中不断尝试、完善。从探究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确定,从实验材料的筛选到表格的设计,从抛出问题的时机到引导提问的策略,她都反复推敲。渐渐地,石利颖总结出“关注兴趣、把握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