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九年级政 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docVIP

2017版九年级政 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版九年级政 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1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

灿烂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明确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知识目标:懂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自主学习 生成问题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阅读教材第66页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提起中华文化除了上图中三个人提到的之外你又会想到什么? 答:除了外国学生想起的以外同学们还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进一步拓展:如《道德经》在欧洲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日本的影响、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以及学生家乡有特色的民居、戏剧、服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等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拉近学生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距离。 2阅读教材第66~67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答: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它是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于图形变为笔划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北京市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凝聚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编钟:我国古代打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系列铜制的钟组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程有六十四枚。 粽子: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食品。屈原投江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湖南等地的人民以赛龙舟、包粽子等方式来表示纪念。 (2)你会怎样品味它们的文化情趣? 答:在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尊重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方块字留下了无数建筑艺术精品和独具东方魅力的戏曲等。中华文化是各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结晶。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情趣和力量。 (3)你认为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答:思想家:孔子整理《诗》《书》编订《春秋》;孟子著有《孟子》;王夫之及其著作《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 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毛泽东著有《论持久站》等。 文学家:鲁迅著有《狂人日记》;茅盾著有《子夜》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还可以从发明家、科学家、医药学家等方面启发学生进行拓展。 (4)为什么你觉得他们能代表中华文化? 答:“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各个方面杰出人物用自己光辉的成就共同装扮了中华文化的大花园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中华文化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 3阅读教材第68页第一个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答: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的经历都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等格言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车到山前必有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天无绝人之路”等谚语是激发身处困境中的人们的勇气、鼓舞其斗志的良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等充满辩证思想的成语、格言对于人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些都表明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但其 4.阅读教材第68页第二个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上面三个历史故事。 答:苏武(?-前60)牧羊: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19年始终不辱汉使气节。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遗回朝。苏武临大节而不辱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负荆请罪: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 徙木为信:《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十金。 (2)这些故事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中华传统美德。 5阅读教材第69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答:“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出自《礼记》大意是“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去追求富贵”这就告诉我们利国利民是大事个人富贵是小事如果能兼顾当然好。但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