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头桩机在长江干堤垂直防渗工程中应用
双头桩机在长江干堤垂直防渗工程中应用【摘 要】.本文通过双头桩机在长江垂直防渗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发现原来施工工艺的不合理性,通过现场观察、分析以及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施工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双头桩机;垂直防渗;工艺改进
Double-headed pile driver applications in the Yangtze Dike vertical seepage control project
Bai Sha1,Shen Xia1,Meng Jiang1
(Geophys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two-headed pile driver in the Yangtze vertical barrier construction, found the irrationality of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rough on-site observation, analysis, and testing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good construction..
【Key words】.Double-headed pile driver;The vertical seepage;Process improvement.
1. 工程概况.
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堤身填土由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及砂壤土组成,局部夹粉细砂,土体不均一,密度偏低,局部含腐植物根及砖瓦碎片,一般厚度4~8m。
堤基土层主要包括粉细砂、砂壤土、以及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和粘土。基岩仅在石首河段有零星出露。粉细砂及砂壤土为相对透水层,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和粘土多形成相对隔水层。.
2. 施工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
2.1 施工技术参数。
(1)提升搅拌速度(送浆):1.0m/min
(2)转速45r/min
(3)泵送浆量:55L/min
(4)水灰比:0.8(水泥100Kg/m,水80Kg/m)
(5)水泥浆比重:1.65。
2.2 墙体设计。
使用的双头深搅桩机(SJB-Ⅱ型)的钻头直径为510mm,十字型钻头,两个钻头的轴间距为390mm,移动一次钻机可施工一组两个连续的桩,每组两个桩之间搭接120mm,组内最小墙厚328mm,相邻两组桩中心距771mm,相邻两组桩搭接129mm,组间成墙最小厚度339mm。
传统施工顺序图见图1。
2.3 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采用以下四种工艺进行试验施工。
(1)钻进→提升搅拌注浆→下沉搅拌→提升搅拌注浆;
(2)钻进→提升搅拌注浆→下沉搅拌注浆→提升搅拌;
(3)钻进注浆→提升搅拌注浆→下沉搅拌注浆→提升搅拌;
(4)钻进注浆→提升搅拌注浆→下沉搅拌→提升搅拌。
最后确定每施工工艺流程为:钻进→提升搅拌注浆→下沉搅拌→提升搅拌注浆→平移771mm。
2.4 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双头深搅
桩机的注浆管在两个钻头之间,组内两根桩搭接
良好,但由于十字钻头结构所限,加上堤顶填土的含水量很小、土体干硬,造成部分相邻两组桩桩头部位的搭接处有夹泥现象严重并有蜂窝麻面,有的形成贯通上下游的泥质通道;有时甚至会出现桩位偏差太大的情况,使桩的垂直度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这两个主要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防渗墙的质量。对此,我们采取了降低提升搅拌速度、加大注浆量等措施,但效果仍不十分明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分析了问题所存在的原因,通过现场的观察和试验,认为十字钻头加上堤顶填土的性质造成了施工时的搅拌不均匀,从而形成了桩间搭接处的夹泥现象,遂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成墙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2 改进后施工顺序图
.
3. 施工工艺的改进.
(1)经过现场对双头钻机性能及成桩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经几次试验以后,我们提出了改进的施工工艺。经过几次现场试验施工,得出了较为满意的施工工艺。
改进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首次钻进→注浆提升搅拌→下沉搅拌→注浆提升搅拌→平移390mm→钻进→注浆提升搅拌→平移390mm→钻进→注浆提升搅拌……(即先施工1#、2#桩,然后2#、3#桩,然后3#、4#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