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文两篇》经典中考题
短文两篇中考阅读题 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多 洗涤 不蔓不枝 陶后鲜有闻 长枝节 很少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庄重豁达的高尚品德的人。 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 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翻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环境可以改变人; 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 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人帘里,帘内满目青葱。在简陋的屋子里,有人在尽情地弹奏古朴的琴,有人在吟诵着佛经。(每句按照句翻译只能得1分,加上一定修饰语得2分) 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 安贫乐道 (或“高洁傲岸”) 短文两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 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 (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 (1)出名(或:著名) (2)品德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没有公事文书使身体劳累 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 * (一)《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一)《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