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子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黍离》《子矜》

* 其他古诗读背篇章 2007、9、18 wxd 自学: 要求: 1、仔细阅读注释,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2、背诵《湘夫人》前四句;《长歌行》全诗。 《湘夫人》 屈原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名句赏析 ?????????????????????????????????????????????????????? 《语文读本》 《诗经》三首 (选上) 《黍离》 《子衿》 《黍离》 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 “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由于本诗的流传,“黍离之悲”在中国文化中成了一种深沉的民族心理沉淀,成为亡国遗民借以抒发爱国情愫的一种典型意象。 在中国文学中,抒发“黍离之悲”的诗、文、词、赋绵绵不绝。如著名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就是其中突出的两例。 这首诗共分三段,每段通过部分“等位词”的变换,使诗之意境递进深化,这在《国风》中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这三段绝大部分语词完全相同,只以“苗、穗、实”、“摇摇、如醉、如噎”两组等位词加以递进。从“苗”到“穗”到“实”,时间跨度几乎是整整一个季节。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都借景起兴,引出第三、四句浪子彷徨不忍离舍家园远去的描述,后四句以旁人对“我”的态度来烘托浪迹天涯的悲情,并以呼天抢地的形式,愤怒谴责给自己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 内容分析: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对“何人”,历来有三解:一解为造成宗周覆亡者,一解为“不知我者”,一解为自指。这三解均有牵强之处。 《诗经》特别是《国风》中的许多诗,都是乐歌,有对唱、领唱、合唱、旁白、和声、序曲、尾声等不同表达角度,“悠悠”两句,不如看作是一曲终了旁白者之尾声或和声。是旁白者在感叹:“天哪天哪,行迈靡靡的这位游子,忧伤得成了什么人啦!”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各章间仅有个别字句有变化。第二句尾的不同字:“苗”、“穗”、“实”,不仅起了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造成景致的转换,反映了时序的迁移,说明浪子长期流浪而不知所归。 第四句末分别是“摇摇”、“如醉”、“如噎”,生动地显示出浪子长期“行迈”而内心逐渐加重的悲伤,其余各句反复咏叹,有回环往复之妙,使强烈的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