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纪录片解开台北故宫的面纱.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部纪录片解开台北故宫的面纱

一部纪录片,掀开台北故宫的面纱 《台北故宫》记录一件件国宝迁转、颠沛的故事   台北故宫鸟瞰  资料图片   清玉罗汉山子。   被誉为台北故宫镇馆之宝的“翠玉白菜”原陈列于清末光绪瑾妃所住的北京永和宫。   西周晚期毛公鼎。 核心提示:   北京有一个故宫,台北也有一个故宫。前者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遗产,后者被誉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60年前,2972箱、约60万件国之瑰宝、国之重器被运往海峡对岸,从此两个故宫各怀着曾经相聚在一起的珍宝,隔海相望。然而,她们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关系,一直牵动着几代中国人最敏感的心弦。有种比喻甚至说,没有到过台北故宫参观,就无法完全看到中华文化精妙之全貌。因种种原因,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岸分割异地的故宫文物从未能重聚,对在数十亿大陆人心中,台北故宫连同它数十万件顶级国宝,依旧是一个谜。   直到上个月纪录片《台北故宫》在央视播出,这些分割了一甲子的国宝文物,隐约向大陆人掀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2月4日,总导演周兵推出了同名新书《台北故宫》。“两个故宫文物PK”、“两个故宫何时复合”等话题随即引爆,两岸民众都加入了这场讨论,针对纪录片《台北故宫》的争议也此起彼伏。近日,记者采访了《台北故宫》的主创团队及文博界相关人士,透视这些争议的背后。   两个故宫,两种拍法   “故宫文物分离60年后将首次重聚。”纪录片《台北故宫》在央视首轮刚播完,总导演周兵最关注是:60多年来两岸故宫文化交流中层级最高的一次互访将于2月中旬在北京故宫进行。   为促成今年10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雍正大展”,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月中将率领副院长等到北京故宫参访,3月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高层回访。   2003年,周兵担任百集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三年后,他又率队到台湾拍摄《台北故宫》。“北京故宫是皇宫紫禁城,给我的感觉更加威严。台北故宫是一座面向台湾最普通市民的博物馆,给我的感觉是亲和力。”2006年,周兵第一次到台湾时找到台北故宫的专家聊天,“台北人谈吐的温润、谦和,那里有很好吃的饭菜,台北的诚品书店我也很喜欢,你会看到很多你喜欢的东西。所以我第一次去就隐隐约约确定了拍摄风格,做一个生活化的、亲切的、朴实一点的纪录片。”   所以,在纪录片《故宫》中,观众看到的是震撼力强的大广角镜头、华美的历史情节重现,而在《台北故宫》里,更多地看到了个人命运与这些文物交错时的温婉叙事。   “我想通过《台北故宫》,把1948到2008年这60年的台湾历史和台湾社会的一些信息呈现出来,比如50、60、70、80和90年代台湾人的一些生活和文化性。”周兵说,希望通过《台北故宫》记录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颠沛的故事,使这些珍宝传递出的优美、宁静、高远之人文精神,在当代中国人的内心安家落户。   从2006年到2008年,周兵和摄制组共去过4次台湾,加起来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但难能可贵地采访到了少数几位仍然健在的1948年文物运送亲历者。“我们每次到台湾想电话采访当年负责押运文物的索予明,可他已经90岁了,每次都推说不愿意再去回忆。最后一次我给他打电话,我说如果你再不讲的话,历史可能就会被湮没掉了,后来老人才勉强同意录音采访,还是拒绝录像。”周兵回忆说,当时摄制组把摄像机带过去录音,索予明越聊越多,最后还把他的照片、他夫人的印章拿出来,他最后反复说,很期待两岸的故宫和文物界能够有一个很深入的交流。   《台北故宫》碰触到一个个与国宝迁徙交错的命运故事,成为整个纪录片除国宝外最震撼人的环节:为了将张大千的78幅敦煌临摹壁画装上已经超载的飞机,国民政府时任教育部部长杭立武,万般无奈之下从飞机上卸下了自己的三件行李,行李当中有他毕生的积蓄20多两黄金;为了躲避日本战火负责故宫文物南迁的庄严,最后迫于国民政府命令将国宝运往台湾,不得不断绝了与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20多年的师生之情,直到临终时他嘴里还念叨着“北平”;故宫博物院元老之一那志良到台湾后一直劝说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      《台北故宫》神化了台北故宫?      留在周兵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台北故宫》的拍摄因种种原因未能获准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拍摄,“正式员工都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我们只辗转采访到了常年在台北故宫内工作、已经退休的研究员”。周兵坦言:“它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作品。”   首个站出来炮轰的是收藏家马未都:“从第三集起就可以看出《台北故宫》编导们专业上的不足,有东拼西凑之感,还请了一些不专业的人做专业评价,显得幼稚。甚至,第四集让台湾一个做新瓷仿品的人大谈特谈,一副《非诚勿扰》的广告嫌疑,让观者无法不生疑。”   由于无法入馆拍摄,《台北故宫》摄制组从台湾购买了关于台北故宫文物介绍的影像资料,穿插在片中弥补遗憾。《台北故宫》从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