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TDSA扫描延迟时间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CTDSA扫描延迟时间研究.doc

编号:200803049 刊用形式:短篇论著 小剂量团注法测试脑血管VCTDSA扫描延迟时间优化研究 吕发金,吕富荣,肖智博,张志伟,尤云峰,万 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016 目的 探讨头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olume CT digiti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的最佳扫描延迟时间。方法 时间-密度曲线,计算达峰时间。结果 监测鞍上池水平,小剂量团注测试达峰时间和大剂量团注测试达峰时间平均相差7.43±1.2)s,达峰时大剂量团注CT值95%的可信区间为311.64364.16 HU。结论 小剂量团注法预测脑血管VCTDSA扫描延迟时间系数为7.46 s,大剂量团注法达峰时CT值95%在300 HU以上,可以保证大血管高对比度及小血管的充分显示。 :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R739. 41;R814. 42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VCTDSA)是新兴的血管扫描技术,已用于临床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12]。该项技术对造影剂注入后的扫描延迟的启动时间相当重要,只有掌握准确的扫描启动时间,才能保证目标血管呈高峰充盈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血管成像效果。是同一序列中完成两次扫描,对于第二次扫描即血管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无法使用Smart智能追踪技术得到。本研究相对控制一些参数,小剂量团注扫描测试,通过对比研究脑血管的小剂量团注和大剂量团注测试的达峰时间,确定脑血管VCTDSA扫描中的延迟时间,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脑血管VCTDSA扫描方案。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拟诊为头部病变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47例,均有小剂量团注和大剂量团注的图像资料,其中男20例,女27例,年龄12~82岁,平均年龄(58±16)岁。临床及CT诊断为胶质瘤12例,脑膜瘤10例,转移性肿瘤14例,脑脓肿3例,动脉瘤3例,面部血管瘤2例,垂体肿瘤、三叉神经鞘瘤及正常各1例。 1.2 对比剂的应用方案 优维显370 100 ml(含碘量为370 mg/ml)。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为20 ml,生理盐水15 ml,注射速率为4 ml/s。大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和生理盐水的总剂量为100 ml,根据体重身高指数WHI=体重/(身高-100)不同来确定对比剂的量WHI<1,对比剂量为60 ml;WHI≥1,对比剂量为70 ml;WHI≥1.5,对比剂量为80 ml,变化范围为60~80 ml,生理盐水20~40 ml,注射速率为4 ml/s。 1.3 CT扫描 采用GE公司64层螺旋CT (light speed VCT),对比剂团注测试序列(Test bolus)用轴位同层动态扫描,扫描参数:120 kV,0 mA,旋转速度1.0 s,扫描间隔1.0 s,连续扫描15个时相(30 s),FOV:18 cm~24 cm,矩阵为512×512,层厚5 mm。1.4 数据分析 用VCT主机自带ROI分析软件进行测量,绘制血管强化时间-密度曲线,ROI大小为血管直径的一半。ROI同样放置于鞍上池水平测量血管强化。通过血管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小剂量团注测试记录动静脉达峰时间及达峰的强化CT值,大剂量团注测试记录强化曲线下降点前7秒(CTA本身扫描所需时间)的时间作为其达峰时间或称正式扫描的延迟时间,记录相应的CT值。1.5 统计学分析 用SAS9.1统计学软件分析,动静脉达峰时间及达峰的强化CT值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计算95%的可信区间。小剂量团注测试达峰时间和大剂量团注测试达峰时间平均相差(7.43±1.2)s,大剂量团注测试CT值95%的可信号区间为311.64~364.16 Hu(表1)。作者简介:吕发金,男,四川省人,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影像学的研究。E-mail:fajinlv@163.com :吕富荣,副主任医师,E-mail:LFR918@ 表1 小剂量和大剂量团注测试的达峰时间(min)和CT值(Hu) 测试方法 达峰时间 达峰CT值 x ± s 95%CI x ± s 95%CI 小剂量 18.85±2.82 18.03~19.67 220.7±92.24 193.8~247.6 大剂量 26.28±2.98 25.42~27.14 337.9±89.99 311.64~364.16 脑血管CTA检查要求在脑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完成扫描,。在VCTDSA的临床运用中,多是根据经验值进行脑血管CTA的延迟扫描 [34],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