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五大关键
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五大关键中国能源改革与发展向何处去?如何保障能源安全?反省我国历史上几次轰轰烈烈的体制改革,反思原能源部的撤销及本世纪初电力工业第二次改革峰头的消落,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体制代价。站在历史的高度,笔者认为保障能源安全应把握体制、战略、市场、结构和观念五大关键问题。
基础: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能源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体制问题。当前,成立能源部的呼声再起,但关键不在于何时成立,而在于成立一个什么样的能源部。
设立能源部和能源监管委员会,作为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建立起新的能源体制与机制,走一条政监分离的新路子,是现实而明智的选择。能源监管委员会不是行政部门下的机构设置,是依法成立的具有独立监管权的技术性专家型的权威机构。我国监管体制8年的教训深刻,关键是职能不明晰,错把监管机构当政府。国内外改革成功的经验也证明,推行职能有机统一、协调配合的大部门制和大监管,是保证能源可持续协调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监管机构由国家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批准任命,既符合吴邦国委员长提出的完善和建设好人民代表制度的要求,又避免了在政府机构下,监管机构无职无权、形同虚设、处境为难的情况,这样有利于监管体制行权和保证事业的发展。只有下决心摒弃旧制,组建一个全新的适应市场化改革的现代化的能源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处理和理顺几十年来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权责纠缠不清、纷争不已的沉重的体制老账,才能为能源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奠定高效的现代化的体制框架和基础。
长远大计:统筹制定能源发展战略
一个国家没有统筹全局的长远的能源发展战略是要吃亏的,更谈不上保障能源安全了。目前,能源投资和建设乱象滋生,某些领域要么一哄而上,要么门庭冷落,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一个立足长远的能源发展战略。实践中常常出现项目驱动政策,而不是政策驱动项目的情况,更难以使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相协调。特别是某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在没有国家统筹的前提下,出台本省的能源规划,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跑马圈地、盲目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保证能源安全,从全球视野制定一个长远的、符合国情的、可操作的能源发展大战略,必须贯彻统筹思想:
一是统筹能源与经济发展。既要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要对化石能源消费提出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合理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统筹国内与国外。既要发展全球性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又要立足国内解决能源缺口,明确全球视野的石油发展战略,包括节油作为节能重点、国内稳产、油气共举、争取替代、扩大海外、确保进口的综合发展战略。根据战略思路和地缘政治现状,从国家长远战略利益出发,陆上,建议坚持先新疆、后内蒙古的开发方针,放缓内蒙古的能源开发,规范目前混乱无序的状况,稳矿护矿,加快蒙西的煤炭通道建设,为以后的大开发做好因应;同时下大力气开发大新疆,实施能源优先发展战略,实行煤、油、气并举,大规模发展,带动新疆经济建设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海上,应先南海、东海,后渤海,渤海无争议,可留给子孙后代开发;海上能源利益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东海、南海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海,应举全民族之力大举开发。
三是统筹能源与资源、运输等外部因素。尽早建设煤炭运输新通道(准格尔一集宁一正蓝旗一多伦~围场一凌源一绥中芷锚湾),年输量在3亿~4亿吨,积极建设内蒙古与芷锚湾的电煤铁路运输线,将是我国解决北煤南运和能源输送梗阻等问题的重大决策。曹妃甸和芷锚湾两个深水港将成为我国能源大通道的咽喉,现在开发曹妃甸只注重了首钢和中石化,建议预留3亿吨输煤码头的岸线。
四是统筹能源各部门、各环节的发展。合理规划输煤与输电,合理布局火电与核电,协调电源与电网的发展。大基地建设、远距离输电不是唯一的方式,从发展趋势看应鼓励小规模、低电压、分散型、分布式、就地消纳的新能源。
支撑: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是世界能源发展的主流,欧美等国早已完成电力、天然气等市场化改革,能源市场的边界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正在大力推进以完善定价机制、建立绿色配额交易机制、低碳排放交易体系等为核心内容的制度设计和调整。我国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还未建立起灵活、公平、透明的能源交易市场机制,已成为制约能源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障碍。当今,油气供应依赖国际市场日重,国家三大石油企业在海外上市,在国内专营,价格畸高,其巨额利润却与国外股东派息分红。不进行市场化改革,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根本变革就无法实现,能源安全也无从保障。
电力行业,建议坚持国务院[2002]国发5号文件精神,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推行逆向投资方式,在资产上真正明确区域电网公司的主体地位;采取果断措施,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全文).pdf VIP
- 2025年四川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评分表.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1).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生如夏花小清新模板(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优质课一等奖课件28张.pptx
-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pdf VIP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